……………………………………
于虹要讲课,附近几个村甚至连县城的人们都想过来听课。
人们就想听一听到底是怎样的课程,能让于家庄家家户户百万富翁,这可是致富的课程啊!
甚至有电视台都想过来录制下来,这可是致富的小密码呀。
但是于家庄的村民们全部都闷声发大财,不接受任何采访。
“知识理论的重要性,书到用时方恨少,任何时候读书永远有有用,什么时候学习都不会迟到……”
于虹坐在装修的富丽堂皇的村支部,喇叭很大,全村人都拿出小本本,认真听讲记笔记。
在于虹讲述成功学的时候,全国都知道了有一个女强人于虹,也就是前几年冒出来的领军人物,今年又获得证书。
两个初中生冷脸,心中是怎样的感觉,不足与外人道。
第四十章
一晃十年过去了, 世人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是变革之际,三年河东, 三年河西,才能算得上是变化迅速。
阳城钢铁厂一直不温不火,进入90年代之后,甚至开始了大裁员。
宋建国有技术,有学历, 倒是不愁被辞退!
但是面对外面日益月新的变化, 工厂里发的工资越来越低。
不少人混的都不错,尤其是现在各种商品房,已经开始允许买卖。
不像工厂分的房间那么小那么破,那么不合理, 新的商品房面积大,装修合理又时尚。
不少人都已经开始了新篇章, 不再以进入工厂为荣,而是选择下海经商创业,大多数的人失败了,但是成功的人说话声音大, 造就了只要下海就会成功的假象。
宋建国没有和白莲结婚,而是选择了副厂长的女儿林娟。
林娟对宋军和宋丫丫开始的时候还不错, 但是这两个孩子养不熟啊,心中念念的是白阿姨。
林娟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意热脸贴两个孩子的冷屁股。
当一个家庭中的女主人, 不再愿意迁就时, 宋军和宋丫丫就发现在哪里他们过的都像是‘客人’。
当于虹前几年就已经出名时, 已经变得有钱时, 宋军和宋丫丫还觉得自己的妈妈会来找自己。
毕竟妈妈没有结婚,原来妈妈不来找自己,就是因为没有钱抢不了抚养权。
就这样在心中不停的欺骗了自己,两个孩子心中越来越有不好的预感。
但是他们嘴硬了,一直在和后妈强调:“我妈妈会来接我们的!”
但是随着于虹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有钱,甚至在国际上猛捞国外资本。
但是一直没有想起来接两个孩子,当林娟知道这两个孩子什么白眼狼属性时。
‘恶毒后妈’忍不住翻个白眼儿嘲讽道:“如果我孩子,也像是个白眼狼似的,盼着父母离婚,盼着别的女人当自己的妈妈……搁我身上我也不想要,比生块叉烧强不到哪里去!”
宋金和宋丫丫:……难堪到极致。
最令人难受的当然是要数家属院里面的很多老人都记得当时的情景。
有不少人都在叹息:“还不知道谁挡着谁的财路呢!”
有人还会特意的去问后没后悔……后悔也没用啊。
能成这大事儿的女人,有哪个不狠心?!再说了,人家还不缺孩子。
被说烦了的两个孩子,准备用自己的压岁钱去找自己的妈妈。
不说继承家业吧,但是宋军和宋丫丫想的是他们不想跟着爸爸了,他们想跟着妈妈生活!
………………………………………
此时于虹决定给村里的有心人报名参加特训班,让专业的经济教授们进行培训。
当然可能一个月的课程每人就要花费几万块,不过只要是干货,花再多的钱都无所谓。
然后,于虹就坐在家中,坦荡荡的和家里人说了自己去世以后的资产,没有留给全家人继承。
“……我会尽量的多挣钱,在我死后交给基金,基金会因盈利的钱来做慈善。”
于虹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决定,没有留任何的钱给家人。
于老汉抽着烟,丝毫不意外,自己女儿的这么胆大妄为。
“你自己的钱你自己做决定,我们又不是没手没脚,家家户户挣的钱也不少,只不过没有于虹挣的那么多。
再说自己用自己挣的钱,心里边踏实,也不惦记你的钱。你做慈善够不够,不够大哥这里再给你添点。
其实我也想做点好人好事,总觉得积点阴德,下辈子投个好胎。”
大哥于钢在关键时刻永远会说公正的话。
一下子就堵住了,某些人的别有用心就算别有用心,此时此刻也不敢说出。
主要是还是害怕于虹整治,全村人的资产加起来都比不上于虹的一根小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