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149)
“一旦湖北、湖南方面对我用兵如何?”
看了一眼问话的蒋杰,萧天一笑:“我以一个团,配合部分炮兵监视湖北,摆出进攻架势,我料两湖方面必不敢打!”
萧天部下心中一片透亮,毅帅这是准备把势力开进革命党的大后方南方一带了。
如果把河南、山东、江苏连成一线,在依托上海,则“小北洋”势力必然大增。
南北之争,究竟孰对孰错,小北洋系将领并不想弄清楚,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在毅帅带领之下,小北洋系必然能够成为全国之重!
17日,广东都督胡汉民被免职;30日,安徽都督柏文蔚也被免职。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成立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任总司令,并随即宣布江西独立。
7月7日,李烈钧从上海返回江西后秘密召集旧部,并于7月12日占领湖口炮台。
次日,李烈钧成立江西讨袁军并发布讨袁檄文,宣布江西独立。
由此,“二次革命”正式爆发,因为这一年是癸丑,所以也称之为“癸丑之役”。
随即,袁世凯下令,以武力讨伐叛军,恢复国家完整,恢复国家统一!同时命萧天之第十九师、李纯之第六师、冯国璋之第二军、张勋之武卫前军组成讨伐军。
在李烈钧宣布独立后,黄兴、陈其美等人随后分头行事,准备响应。7月14日,黄兴赶赴南京,在驻南京的第一师和第八师的基础上组织讨袁军,并计划胁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
当晚,黄兴等人率士兵冲进都督署,程德全惊慌之下,只得假言同意,随后黄兴便以程德全的名义通电江苏独立。
第二日,程德全料想南京必有大战事,自己无权无兵,何必惹这麻烦事,于是便携家眷悄然离去。等到了上海,程德全便急忙向袁世凯发去一通电报,声称“南京独立”乃黄兴等人所为,为自己洗刷干系。
黄兴等人得知程德全避去后,也不做理会,只管将司令部搬到了空督署,继续排兵布阵,迎接强敌。
湖南方面,革命党在湖南搞得有声有色,湖南都督谭延闿也在各方的压力下宣布独立,并派兵前往江西支援李烈钧。
不过,谭延闿此举乃是心存狡黠,他以“支援江西”为名,将那些革命党控制的军队调出省城长沙,既满足了革命党的要求,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和李烈钧一样,安徽都督柏文蔚在被免职后也通电下野,随后前往南京小住。等到李烈钧宣布独立后,他也重返安徽并于7月17日宣布独立,同南京、江西构成犄角之势。
在满清的时候,江西、江苏、安徽本是两江总督管辖之地,在这次战争中与北洋军可谓是首当其冲,等于是接着完成辛亥革命时尚未进行的南北之战了。
在革命的后方,福建都督孙道仁心存观望,但他手下的师长许崇智首先宣布起义并进而率兵胁迫,孙道仁也只得像程德全一样,勉强加入了讨袁的阵营。
浙江都督朱瑞原本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但在辛亥革命后与同盟会的人结下梁子,非但不参与讨袁,弄到最后反要派兵进攻上海。
广东向来就是革命的大本营,被免职的胡汉民和新任都督陈炯明在7月18日联合起来宣布独立。胡、陈二人本打算出兵援的,但因广西都督陆荣廷和驻扎粤北的巡防统领龙济光被袁世凯收买,广东两肋均受威胁,因为派兵计划只得搁浅。
在西南方面,广西都督陆荣廷已经投向袁世凯一边。
云南都督蔡锷是梁启超的弟子,又是萧天好友,他对“二次革命”不甚赞成,而贵州都督唐继尧原本是蔡锷部下,这次也宣布中立。
四川方面,自从辛亥革命结束后就没有安宁过,唯有川军第三师师长熊克武在8月4日组织讨袁军宣布独立,但他那里势小力偏,对大局无甚影响。
南北大战的格局已经形成!
北方,北洋军编制整齐,最近又从外国银行那得到一笔巨款,手头宽裕,兵强马壮,正是厮杀的好时候。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袁世凯不仅在政治上名正言顺、外交上列强支持,而且老百姓也是人心思定,并不希望发生战事。
1913年7月12日,也就是李烈钧宣布江西独立当日,北洋陆军第十九师已经完成作战准备。
13日,直鲁豫三省巡阅使,陆军第十九师师长萧天下令:
“十九师全师出动,讨伐逆贼,誓死维护国家统一!”
当日,萧天授军旗予前锋大将吴佩孚,军旗上四大个字:
“国家统一”!
吴佩孚接旗,并领十九师独立旅全旅宣誓:
“誓死突击,歼灭叛军!国家统一,唯我重任!”
南北大战,不可避免的到来了,而在这次大战中陆军第十九师再度成为全国之焦点所在!
第174章 徐州会战
7月18日,上海率先开打。
当日,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被黄兴委任为上海讨袁世军总司令。此时陈其美的眼光很快落到了江南制造局。
防备江南制造局的为北军臧志平团。陈其美想要通过谈判的方式,让臧志平团主动退出江南制造局,但旋即遭到拒绝。
当日,陈其美对江南制造局展开进攻。
臧志平在坚守江南制造局同时,向北京方面求援。
但电报刚刚发出,增援力量却已经到了。
招商银行方面,秘密派员与藏志平取得联系,并提供了一笔十万元的经费,悬赏臧志平团全体死守江南制造局。
这一笔巨额悬赏,极大刺激了臧志平团上下决心。
陈其美接连五次进攻,皆被臧团击退。陈其美被迫将主力撤退至吴淞一线。
7月20日,十九师独立旅、配属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在吴佩孚的指挥下到达徐州战场,与同时抵达的靳云鹏之第五师形成犄角之势。
此时讨袁军在江苏方面,黄兴命令驻扎徐州之冷鹬之第三师向北洋第十九师吴佩孚独立旅立即发起进攻,又令第八师骑兵团及机关枪连、炮兵营、工兵营组成混合支队,开赴徐州前线支援第三师,第一师第一旅也随后跟进;第一师第二旅开赴临淮关,协助安徽讨袁军协防北洋军倪嗣冲部;第一师和第八师的其余部队,暂时驻防南京。
7月22日,徐州会战爆发!
冷鹬第三师于上午8时,对吴佩孚独立旅发起进攻。
十九师独立旅超过三成以上为参加为安阳之战的老兵,在对人凶猛进攻之下,表现的非常从容镇定。大声吆喝着那些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们打起精神,不断协助各级长官积极布防,组织防御。
此后,炮兵营开始助战。
这一次炮兵们的表现,已和之前安阳之战大不相同。
炮弹准确地落在冲锋着的讨袁军之中,一阵阵的气浪,不断的掀翻起一个个的敌人。在炮兵的支援下,独立旅士气大振。
重机枪、安阳式轻机枪、毛瑟步枪交相射击,组织起的严密火网让讨袁军寸步难行。
而专门配制的手榴弹,也开始发挥起重大作用。一排排的手榴弹密集扔出,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成片成片的敌人倒在弹片之下。
“旅座,毅帅来电,询问徐州战事!”
“回毅帅,叛军已向我发起进攻,我部正在坚守!”吴佩孚放下望远镜,大声说道:“告诉毅帅,阵地在我的手里,叛军一步也甭想上来!”
“旅座,毅帅再次来电!命令我部坚守至明日中午,蒋杰之37旅正在向我靠拢!”
“旅座,北京店!江苏前敌总指挥部成立,袁大总统任命毅帅为前敌总指挥!毅帅将于明日夜间到达!”
吴佩孚听了大喜:“好,告诉弟兄们,给老子狠狠的打,打个漂亮仗,迎接毅帅到来!”
毅帅即将到达前线的消息迅速传遍独立旅!
安阳之战,萧天一至前线,当日十一协便大获全胜,此时萧天即将再度亲临前线,极大刺激了独立旅的作战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