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177)
“镇守使,大家都说你是好人!”孩子对镇守使究竟是个多大的官没有概念,因此说话的时候也不像大人那般小心。
“对,我是好人!”王恒岳“哈哈”笑着吃了一口馒头,馒头又干又硬,王恒岳咽了下去:“这当官的能给老百姓说声好,那可不太容易。”
一个堂堂的镇守使居然和一群老百姓坐在一起,传出去都没有人相信,可再看到镇守使毫无架子的样子,也让老百姓渐渐放下了心。
“镇守使,您怎么知道四川有大雨的?”一个汉子大着胆子问道。
“我说了我会看天气。”王恒岳笑着说道:“这天什么时候下雨我知道,可当初说给你们听你们又不相信!”
信了,现在老百姓是真的信了!
当初《荣县日报》才登出四川将要降大暴雨,有可能酿成洪灾的消息传出后,老百姓是半信半疑的,可雨真的落了下来,老百姓这才发现镇守使的判断是那样的准备!
现在这话又从镇守使的嘴里亲自说出来了!
镇守使能掐会算,比当年的诸葛丞相还要神!有人说镇守使是天上星宿下凡,现在看来一定是真的了!
“镇守使……”一个上了年纪的叹了口气:“房子毁了,洪水退了我们该怎么办?”
王恒岳停止了咀嚼:“房子毁了,再重新盖起来!贼老天要我们好看,我们就偏不让它笑话。镇守使署已经在制定救灾计划了,我们会专门调拨一批银子出来,专项用于补贴灾情!”
“真的?”民众异口同声问道。
“我是镇守使,怎么会骗你们?”王恒岳笑道:“你说我要救济四川七千万人,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但我的辖区内,要是让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我还算是镇守使?”
“镇守使大人英明!”老百姓站了起来,眼看着就要跪下。
王恒岳急忙阻止了他们,让他们重新坐了下来:“可灾后重建,主要还得靠你们自己。镇守使署补贴的钱是有限的,是能让你们暂时安顿下来。我不可能每家发上一百块大洋,这样,我非去卖裤子不可,你们说是这道理不?”
边上的老百姓笑了起来。
王恒岳也笑着说道:“可你们真要有什么困难了,真活不下去了,就去找地方官,地方官解决不了的,或者不肯帮着解决的,你们来乐山找我,我帮你们解决。不光帮你们解决了,我还要狠狠的问责那个地方官当的是什么心!”
老百姓一片欢呼。
镇守使大人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实在,不骗老百姓,真心为老百姓着想。
这样的官,服了!
蒋百里也踏着水走了过来,看到了王恒岳手里剩下的馒头,也不客气,抓了过来一口就塞到了嘴里。
“参谋长,我的参谋长大人,我就这么一口吃的了!”王恒岳嘀咕了声。
“饿坏了。”蒋百里在王恒岳身边坐了下来:“几处决口最严重的地方已经堵上了,现在就希望这雨赶快停了,不然怕还是顶不住!”
“他妈的,贼老天!”王恒岳又骂了一声:“现在吃的最要紧,赶快要让乐山那运送第一批粮食过来。让杨方云、陈淇枫亲自督办此事,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粮食!”
“我已经让人去办了。”蒋百里接口说道。
老百姓面面相觑,还有粮食送来?
看到这些老百姓的样子,王恒岳笑着道:“我总不能看着你们没有被洪水淹死,却被活生生的饿死了!”
百姓又是一阵欢呼!
“镇守使,我活了六十多了,洪水就经历了三次,可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个官能这么为我们着想的。”
“镇守使,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
“镇守使,你就一直留在四川吧,谁不让你干了,我们就到北京论理去!”
“对,谁要不让镇守使干了,我们就反了他的!”
蒋百里微笑着看着这一切,镇守使这一手干的实在是太漂亮了,百姓们的心已经完全站到了王恒岳的这一边!
民心齐,则大事就成功了一半!王恒岳是有野心的人,这一点蒋百里早就已经发现了,可是四川、全国如果有这么一个有野心的领袖,那又何尝不是中国之福?
王恒岳忽然察觉到了什么,站了起来,走了出去。老百姓也察觉出了什么,同样站了恰里起来,跟在镇守使的后面,从这走了出去。
过了会,忽然一片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响起:
“雨停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义动天下!
雨停了!
肆虐了四川等地十余天的暴雨,终于停了!
洪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无数的村镇被毁,无数的百姓死在了洪水之中。
灾难,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可是当一场灾难结束之后,新的灾难却会很快到来。
最先出现的就是粮食问题!
家园都被洪水毁了,哪里还有吃的?
“放粮!”
这是在洪灾结束之后,王恒岳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之前囤积的大批粮食开始派上用场。
“川南镇守使王”的旗帜开始出现在各处,而随之出现的,是一个个临时搭建起来的粥棚。
灾年放粮,是为首善!
一碗粥,也许只可救活一条人命,可是一个粥棚,却能带来千千万的人心!
“谢谢,谢谢!”
领到了粥的百姓千恩万谢,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洪水才过,镇守使署那么快的就开始放粮了!
“吃吧,吃吧,这是军粮,镇守使命令以军粮赈济灾民。”放粮官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
“什么?军粮?”
灾民们怔在了那里。
古往今来,没有比军粮更加重要的了!
而现在,镇守使竟然拿军粮出来赈济灾民?
普天下,到哪去找这样的好官?
一个看着像是前清秀才,还留着一条小辫子的人手里端着碗,不断在那颤抖着,他的嘴唇也在那不断哆嗦着。忽然,他大声叫道:“川南镇守使王恒岳,封疆要员,节制川南,身先士卒,抗击洪水。大灾之后,军粮赈济,活我百姓,救我地方。镇守使大人,我们给您磕头了啊!”
他第一个跪了下来,身后呼啦啦的一群百姓跪了下来:“活我百姓,救我地方。镇守使大人,我们给您磕头了啊!”
粥棚里的人怔在了那里,完全不知所措。
那个秀才巍颤颤的站了起来,问粥棚里的人借了一把刀:“大清亡后,我欲誓死守节,效忠大清,这条辫子我一直留着那。王镇守使当年反了大清,我以为是反贼也!可现在,可现在……世上哪有这样的反贼,就算大清朝的时候,也没有拿军粮来赈济的那!王镇守使,我错了,我错了!”
说着,用力割了几刀,把辫子割了下来,然后狠狠的扔到了地上……
王恒岳以军粮赈济灾民,震动全川!全川百姓无不闻言落泪。“活菩萨”、“大恩人”,称呼王恒岳什么的都有。
荣县赵熙闻讯,红着眼眶亲笔疾书四字:
“义动天下”!
而后又命人将此四字制成匾亲自给王恒岳送了去。
一场洪水,让王恒岳在全川士绅、民众心目中的声望,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
四川受灾的地方极多,而当川南镇守使王恒岳放粮消息传出,大量的灾民向川南涌来。
来到川南,就有了活命的希望了,这是几乎每一个灾民心里想的。
“粮食状况如何?”
“回恒帅,前段时候我们大肆采购,以目前的状况来说,还可以继续坚持,但现在的问题是涌到我们这里的灾民越来越多,恐怕很快会出现粮食紧张!”
“把声势给我造起来!”王恒岳在那想了一下说道:“想办法让各大报纸刊登四川洪灾,湖南、湖北、上海。各大城市的报纸都要刊登。光靠我们一个地方,救不了那么多灾民,我们自己也会被拖入到一个无底洞里。募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募捐。我们先开办一个川南募捐局,我带头捐大洋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