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414)
可暂时又没有别的办法,董锡成只能退而求其此地道:“既然如此,张将军答应我们督军的大洋这个……”
“对,对!”张孝淮连连拍着脑袋:“来人,把我给张督军的大洋拿来。”
十块大洋整整齐齐的排在了董锡成的面前,董锡成莫名其妙:“张将军说的可是十万大洋那!”
“十万大洋?”张孝淮张大了嘴:“我哪有十万大洋?前番我给了陈督军两万大洋,已经让我倾家荡产了。我答应的是十块大洋,决然不会错了。”
“这……这……”董锡成瞠目结舌。
“董秘书长,在下军务繁忙,请!”张孝淮猛然脸色一沉,冷冷地道。
董锡成几乎是被轰出去的,张孝淮随即站起身来:“命令,33师由衡东向衡山发起进攻,34师,35师,混成第19旅,由祁东向衡阳发起攻击!两边压缩,把赣军控制在霞流一线,只围不打,时间一长,陈光远必然无以为继,必向江西方向逃窜,我军穷追不舍,直取醴陵,威逼江西!”
“是!”
……
董锡成带回的话,让陈光远目瞪口呆。
张孝淮耍了自己!
可着能够怪谁?怪张孝淮狡诈,还是怪自己太贪心了?
“哥,北京那可又来电催促咱们用兵了。”
陈光远的九弟,第九混成旅旅长陈光逵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说道:“张孝淮现在手里有了三个师又一个混成旅,又控制了衡东,威胁我们侧翼,这仗可不太好打了。”
“报告,北伐军以两个师又一个旅,向我衡阳发起攻击!”
“报告,北伐军有进犯我衡山态势!”
“混帐的张孝淮!”陈光远勃然大怒,把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到了张孝淮的身上:“九弟,你带着第九混成旅坚守衡山,必要时正面接战,我亲率第12师奔赴衡阳,与北伐军决战!”
“哥。”陈光逵有些迟疑:“北伐军很能打,我们能顶得住吗?”
陈光远朝边上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
“我们这是要在湖南,拖住他们的步伐,我已经让老三和老七,在江西收拾我们的财物,向天津方向转移了,以为未来北伐军进入江西打算!所以,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好!”
“是,老九明白哥的意思了!”
第四百零三章 伏击
陈光远已经决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了!
他要在湖南死死的拖住北伐军,为自己撤离江西的财产争取到最大时间!
仗打输了不要紧,地盘丢了也不要紧,只要有钱,其它什么都是假的。
在这样的心态下,赣军摆出的不是进攻,而完全是防御态势。
陈光远的心态,也很快为张孝淮所洞悉。
陈光远不想打,但张孝淮却动手了!
衡阳、衡山两个方向,张孝淮集中起三个师又一个旅之全部兵力,向赣军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
赣军这个时候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
帮着湖南打仗,在他们看起来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北伐军的实力明显的摆放在了那里。
如果陈光远能够拿出大把大洋来犒赏三军,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但陈光远实在太爱财了,这未免让军心有些涣散。
一支没有目标的军队,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是没有任何凝聚力可言的。
张孝淮看的非常清楚,在不断发动攻击的同时,张孝淮同时又派出大量人手,在赣军中秘密做着分化瓦解的工作。
最先倒戈的,是防御在衡阳的12师的一个营,在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该营忽然反戈一击,致使前线阵地顿时陷入混乱之中,溃不成军。
一旦有了开始,效仿者便也多了。
其后,又有两个连战场倒戈,从赣军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伐军,转而攻击起了自己曾经的同伴。
亲自赶到衡阳督战的陈光远心慌意乱,接连杀了两个同样准备投敌,但处事不严而败露的营长之后,这种局面才被勉强控制下来。
但随着北伐军攻势的加强,衡阳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那就难说得很了。
次后,一件让陈光远担忧的事终于发生:
衡山失守,自己的九弟陈光逵成为俘虏!
陈光逵算得上是赣军中比较能打仗的一个,在接到陈光远命令自己防御衡山的命令之后,采取主动出击潭泊,企图拖住北伐军的脚步。
亲自指挥着33师的张孝淮,一面与敌激战,一面秘密派出一个连的兵力,绕过潭泊主战场,以赣军败军姿态混入衡山。
在潭泊久攻未克,反而损兵折将的陈光逵,被迫退入衡山坚守。入夜,混入衡山的北伐军该连,强行夺取城门,北伐军第33师大举进入衡山。
无力挽回败局的陈光逵,也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表现出了自己的凶悍,亲自带着一个警卫营的兵力,死死的守卫着自己的旅部。
在北伐军的轮番攻击下,陈光逵的警卫营人数越打越少,越来越无法支撑。眼看局势无法逆转,不愿意成为俘虏的陈光逵企图自杀,但为其贴身警卫夺走枪支,几乎是哭着哀求旅长不要做这样没有意义的事。
陈光逵知道警卫是为自己好,长长叹息一声,闭目等着北伐军冲了进来……
在得知自己九弟被俘之后,陈光远脑中一阵眩晕,几乎昏厥在地。
完了,这下什么都完了。自己最倚重,赣军中最勇猛的九弟都成了俘虏,衡山一丢,自己后路被断,该怎么办?
而此时,衡阳正面的北伐军第34、35两个师也开始发起总攻。
一声声的喊杀声不断传到陈光远的耳里,一个个坏消息也不断传了过来。局势已经非常恶劣。
“撤退!”
到了这个时候,陈光远总算下定了决心:“撤离衡阳,沿衡南、安仁一线,进入醴陵,撤退!”
董锡成有些吃惊:“督军,既然到了安仁,完全可以撤到江西境内,为何还要去醴陵?”
“你懂什么!”陈光远心烦意乱地道:“我已经命令赣西镇守使方本仁进入醴陵,一边防御北伐军,一边准备接应我军,醴陵不能丢啊!”
陈光远的贪婪心态,被张孝淮牢牢的把握住了。
如果这个时候陈光远带领主力,撤回江西,那么他的两个师起码还能保留下来一大半,但偏偏陈光远却舍不得醴陵!
醴陵位置优越,古称“吴楚咽喉”,今为“湘东门户”。是湖南呼应赣浙沪、沟通大西南的交通要冲。
而且这个地方瓷业旺盛,经济繁荣,借着北伐军进入湖南之机,陈光远千辛万苦的得到了这个地方,要他放弃实在有些舍不得。
可是他做出的这个决定,却让他的两个师的兵力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赣军开始从衡阳撤离,拼命向衡南、安仁方向撤退。而北伐军的第34、35师则一路紧追不舍,死死的咬住了赣军。
赣军到达安仁,后翼部队又被歼灭了一个团,当到达安仁之后,董锡成再次向陈光远建议由茶棱撤到江西,但却再次被陈光远所拒绝。
陈光远下令部队经茶棱,过火田,继续向醴陵方向撤退。
而在这个时候,张孝淮则指挥着33师和混成第19旅秘密运动到了皇图岭一线……
醴陵。
“报告,督军已到黄丰桥,让镇守使立即派兵接应!”
方本仁一听这个消息,立刻站了起来:“命令全旅出动,接应督军!”
赣军第8旅终于动了,密密麻麻的军队由醴陵鱼贯而出,向黄丰桥方向运动,企图接应陈光远进入醴陵。
而到达黄丰桥的陈光远,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一路被北伐军追在屁股后面打,已经丢了两个团来,狼狈跑到这里,只要再过了皇图岭,就能进入醴陵,到时候背靠江西,总算能够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了。
不过自己的九弟……想到这,陈光远就长长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