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军阀(678)

作者:西方蜘蛛 阅读记录

一个好汉三个帮。平素,他每每进行感情投资,从不吝惜钱财。只是妻子有时不免心疼,常常唠叨。苏裕隆听了,总是暗中发笑,心想:真是妇人之见!

严格棠在杨树浦一带人头熟,叫得响,吃得开,除了承揽业务不成问题外,朋友也找他做点别的生意。日商日新洋行大班川村千山经常找他代买地皮,承揽建筑。起初只是受人之托,后来,苏裕隆发现这是一条更大的财路!

有一天,川村无意间说道:

“日商内外棉株式会社已来天津设厂,我马上将就任内外棉的大班,以后内外棉的机件修配交由你来承办。”

苏裕隆听了,真是喜出望外;

有的人遇有高兴的事就大喜过望,忘乎所以。可苏裕隆却与众不同,他越是在高兴的时候越是冷静。此时,他又开始编织新的前景了。

为外轮搞机件修配,已远不能满足兴隆的胃口。

来华的外轮虽然在增多,但做这项生意的人也在增加,长此下去,狼多肉少。外国人虽然在中国赚钱赚得容易,但用钱也不是毫不计较。竞争的人越多,外国人当然要趁机压价,对专门从事修配的厂家来说,钱就不如以前那么好赚。

这种危机一天强似一天。与此相比,因外国人相继来华建厂,机器输入成倍增加,其中,纺织机器又占很大比重,纺织机件的修配生意前景看好是不言而喻的。

内行的人都知道,纺织机零件多,耗损大,动力用的引擎也容易出毛病,常常需要修理。既然需要多、利润大,生产业务朝这方面转向是极自然的事。

目光短浅者为蝇头小利所惑,看不到这一点;心气不高者前怕狼后怕虎,又不敢顾此失彼;我苏裕隆定要棋高一着。

况且,我输得起。兴隆的实力已非初办时可比,已经训练出了一批学徒,又积累了相当的生产技术经验,修配能力大大增强,此时不去顺应,更待何时!

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总统的建议

就在苏裕隆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忽然得到被秘密请到了天津利顺德饭店的一间套房之内。

看着站在门口的那些彪形大汉,和他们腰里鼓出来的明显是武器的东西,苏裕隆顿时害怕了。

在他看来,自己遭到了绑匪的绑架了。

可也奇怪,有哪家的土匪有那么大的气派,能住在利顺德的套房里?

一进去,门就被关上了。

苏裕隆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那阅读着手里的一本书。

年轻人看的津津有味,一言不发。

苏裕隆担心激怒对方,也站在那里不敢说话。

在那站了有七、八分钟的样子,年轻人这才放下了手里的书:“这书我刚拿到,叫‘同命鸳鸯’,你看过没有。”

“没……没有……”苏裕隆有些害怕:“我一直忙着生意,不太看书。”

“还是多看些书好,做生意的多看书了长学问。”年轻人淡淡地道。

“是,是……”苏裕隆壮了壮胆子:“不敢请教您是?”

“哦,我叫王恒岳。”

“王……您叫什么?”

“王恒岳!”

苏裕隆倒吸一口冷气,大总统也叫王恒岳,而且听说他正在全国视察,不日即到天津,难道,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当今的大总统王恒岳?

“坐吧,坐吧,站了那么久你也累了。”王恒岳让苏裕隆坐了下来:“不用猜了,我就是那个中华民国管事的王恒岳。”

屁股才落到凳子上的苏裕隆一惊之下赶紧又站了起来:“不知是大总统召见,失礼,失礼。”

王恒岳一笑道:“也没有什么失礼的,我临时要见你,你毫无准备,这怪我……”

大总统说话客气,苏裕隆略略放心了些。

王恒岳不紧不慢地道:“听说你创办‘兴隆’的时候,有个合伙人叫褚小毛?”

苏裕隆心中一个“咯噔”,难道大总统是为褚小毛出头来的?可仔细想想也不对,堂堂的大总统怎么可能为这事为难自己?

早听说大总统非常重视中国人的实业家,特别照顾,几乎有求必应,难道到了自己这就有变化了?而且,这都过了多少年了?

王恒岳淡淡一笑:“做生意动些脑袋,想些办法,本来也无可厚非,但一脚把别人踢开,可就有些不太厚道了。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过去,那也就算了。但是你要记得,不要自己人和自己人斗,那就算斗赢了,也不光彩,要斗就和洋人去斗。”

“是,是。”苏裕隆放心一些:“这事仔细想起来,我的确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坐,在我这里不要拘束。”王恒岳再次让他坐了下来:“我才从上海、江浙一地回来,现在的农村,特别是江浙一带,新式的富农经济正在产生。他们想利用一些小型农机来改变原有的农事方式。如此需求量一定不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苏裕隆一怔,随即又听王恒岳说道:

“中国本是个农业大国,有广阔的市场,正可以拾遗补缺。何况我听说兴隆已有制造机器的能力?以此为契机,我看同时也可试制纺织机器。兴隆不能只靠修配度日,兴隆要发展,要与洋人抗争,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民族机器制造工业……兴隆本来就有制造工作母机的经验,出产引擎和小农具,我想自然也就不难吧……”

“是的,是的。”苏裕隆恍然大悟。

大总统这是要让自己发展引擎和小农具!

王恒岳微微笑道:“不要心存顾虑,放开手脚去做。这话我在上海说过,在宁波说过,到了天津一样要说。缺少什么,就和我开口,需要什么帮助,也同样可以和我说。总之一句话,无论什么方面,我们都要超过洋人……”

苏裕隆的精神一下被提升起来了。

“当然,在此之前也要借鉴洋人的先进经验。”王恒岳话锋一转:“听说你和一个洋人叫法兰克令的关系不错?”

苏裕隆急忙说道:“是的,他是小儿的马术教练,另外还给兴隆带来了很大的一笔生意。”

法兰克令是英商恒丰洋行特聘的机械工程师,也是兴隆的编外技术顾问。自严裕棠与褚小毛分道扬镳之后,褚小毛带了一班人马,办了一个比兴隆更大的铁厂,叫发兴铁厂,本来想与兴隆比个高低,但办起来就觉得力不从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支撑了一阵,还是倒闭了,如今穷困潦倒。褚小毛一走,生产技术上给严裕棠出了难题,严裕棠便经常请法兰克令帮忙,解决一些疑难。

前不久,法兰克令为兴隆承揽了一项业务,为恒丰洋行代制传动装置。他具体负责监制。这样,他就名副其实地成了兴隆的技术顾问。

恒丰洋行专门经营机器订货业务,主要是面粉机和纺织机。为了减少运费,牟取暴利,英商决定将其中的某些部件包给中国厂家代制,名义当然还是用恒丰的招牌。

法兰克令便推荐了兴隆。

严裕棠得到这一笔大而稳定的生意,非常感激法兰克令。更令严裕棠高兴的是传动装置是整个机器体系的附属部件,制造比较容易,制造的图纸和技术指导都是恒丰洋行提供的,兴隆可以从中学到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兴隆确实不负众望。几个月后,恒丰洋行非常满意,这样一来兴隆的名声便传扬出去了……

“要用好洋人,你身边还有个日本人叫川村千山的一直在帮你的忙?”王恒岳缓缓地道。

苏裕隆心里愈发吃惊,还有什么事情是大总统不知道的?

兴隆的名声传扬出去后,川村千山听了半信半疑,但他没有食言,在他就任内外棉的大班后,就将内外棉的机器修配陆续转给兴隆承办,但他没敢把所有的活儿全部给兴隆,唯恐出了问题不好交代。此事严裕棠心里清楚,但不便说破。

内外棉的动力设备是自设的蒸气锅炉发电机。有一次,发电机上的S形管锈蚀了,内外棉去请瑞熔机器造船公司承造。这是一家著名的英商造船企业,却因修配不符合要求出了洋相,返工数次也没有解决问题。川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到兴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