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137)

作者: 科西嘉 阅读记录

*

那几大车兵器半夜才运回来。

杭絮一早醒来,去后院扫了一眼,早就看过一次,再见也不太稀奇。

仇子锡却是目瞪口呆,他连衣带都没系好,看着累成小山一般的武器堆,转了好几圈,才让人搬去仓库,又去书房写折子,说不能耽误,要赶紧上报陛下。

容琤也神色严肃,他低声对杭絮道:“这里的兵器至少有一千柄,他们说三月往外运输一次,两年来运了至少上万柄,足以组建一支军队。”

杭絮也敛着眉,但却摇了头:“军队不只是武器那么简单,还要盔甲、人手、粮草,以及常年的训练。不过——”

“如果把这些武器运往北疆,那我说的条件都可以舍弃。”

“草原人从小骑马狩猎,是天生的战士,但他们却不擅制作武器,那个努尔所属的塔拉部,更是如此。”

“他们的身体和武力在草原各部中是最优秀的,但缺点就在没有一个好的领袖,没有通商,部落穷困,连武器也买不起,可依靠着一匹马,一柄破刀,依旧在草原上闯出了名声。”

“如果给他们配上这些最新式的兵器,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容琤神色更加沉重,他显然也想到了什么。

京城里的那人跟塔拉部达成某种协议,锻造兵器,配备给塔拉人,组建精良的军队……

塔拉有了军队,扫清草原各部,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南下,直奔京城?

他做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已经呼之欲出。

杭絮叹一口气:“我也只是猜测,可能那个努尔来自塔拉,只是个巧合罢了。”

容琤摇摇头:“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这个可能。”

“我现在就去给皇兄寄信。”

第66章 一对木雕

今日是个罕见的晴朗天气。

那天的暴雨虽然只下了半日, 但此后一直阴雨绵绵,过了两三天才算真正晴下来。

这一晴便是热烈的天气,连清晨的阳光都显得刺眼, 到了午后, 已经能感受到热气蒸腾, 地面滚烫。

似乎在六月中旬的这一天,扬州的夏日忽然到来。

*

这几天整个太守府也算平静无波。

仇子锡的政务不算太忙, 陈舟虽然心里藏着许多坏水, 但在政事上也没落下心思,等把那些被掳去锻造兵器的灾民送回去, 他便闲了下来, 等着岑玉堂的图纸。

说到陈舟,他和努尔被审了许多回,前者把知道的都说了,但知道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消息;后者的地位明显高一些,但嘴硬无比,对待问题不是嘲讽就是闭口不言,动刑也没什么用处。

岑玉堂已经三天没有出门,连食物都由下人送进书房, 有人夜半起来, 看见那屋的灯还是亮着, 不知什么时候才熄。

*

云儿一大早就起来,将屋子里的东西收拾到外面, 放在院子里晒起来。

需要晒的东西都是些衣服、书本之类的,云儿蹲在地上,把那些七零八碎的书籍纸张铺展开,又把衣服挂在一旁的架子上。

杭絮左右无事, 便搬了凳子到檐下,跟云儿讲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什么内奸、假死、兵器……或许是她看多了话本,因此把这事讲得跌宕起伏,引得云儿一心听故事,连手上的事也忘了。

云儿手里揪着一件衣服,神情苦恼,“那小姐,这事最后要怎么办啊,那些人能被抓住吗,真的有人想……造反吗?”

最后三个字,她说得轻飘飘的,生怕别人听见。

“这些事也不归我们管,”杭絮道,“等陛下知道了消息,自己会派御史台的人来监察。我们要是太过上心,反而是逾矩了。”

也是就在扬州,天高皇帝远,她和容琤才能不经通报,随意带兵,到了京城,那可就拘束多了。

云儿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婴儿肥的脸颊颤一颤,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小姐说的对,这事要让御史台来操心,我们想再多也是没用的。”

她低头把地上的东西整理好,又去卧室里把被子搬出来,一大床被褥扛在云儿小小的肩膀上,实在让人胆战心惊。

杭絮把袖子折起来,想去帮忙,却被云儿给推了出来。

“小姐快出去,你做这些干什么,我一个人搬得动!”

她话说得豪气,可才走了几步,就累得把被子放下来,叉着腰喘气。

而后瞪一眼又站起来的杭絮,走出院子去叫人帮忙了。

没多久,一个穿着布衣的下人跟着云儿进来,两人一起把被褥抬出来,铺到热得烫人的青石板上。

那个仆人也是个女孩,看着比云儿小上两岁,把被褥掸好,还帮着云儿晒衣服。

“云儿姐姐,这斗篷好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