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215)

作者: 科西嘉 阅读记录

众人都下意识地压低了交谈声, 不时望向那个空了的座位,谁也不愿想象杜羲纬的下场。

杭絮拿着银著, 却对菜肴没半点兴趣,牛乳羹在碗中微微晃荡,映出殿内明亮晃然的灯光,大家的面孔在灯光中模糊扭曲。

她望向高位上的皇帝, 他正与皇后交谈,不必掩饰,他的脸色重新变得阴沉,皇后嘴唇张合,像在劝着什么。

-

夜深,宴会结束。

众人东倒西歪散场,被宫人扶出大殿。

杭絮不敢喝酒,故而没有嘴,只是过了睡点,倒有些困意。

她撑着下巴,小小地打了个呵欠,后颈感受到一抹温凉,仰起头,容琤在身后,正低头望着自己。

“困了?”

“嗯”杭絮懒懒地点了头,从鼻腔里发出声音。

“回去的路上,阿絮在马车里小睡一会。”

她站起来,理了理衣摆:“走吧。”

“两位留步。”

即将离开的时候,一道尖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杭絮回头,一位面庞白净的太监立在身后,微躬着腰,正是皇帝的御前太监刘喜。

“陛下邀瑄王与瑄王妃一叙。”

杭絮从困意中清醒,有些疑惑:她猜到皇帝召见容琤的原因,为何连她也召见。

脑中思索,动作却不慢,颔首道:“劳烦公公带路。”

从殿后绕道,一路光线有些昏暗,一只手轻轻拢住她垂在侧面的手。

容琤声音一如既往低而冷,细听却含着安抚的意味

“大约与方才任命之事有关。”

她一愣,随即暗自失笑,原来自己方才一瞬间的失神,也被对方看在了眼里。

-

走过几道弯路,刘喜带着两人来到一间房屋外,向门外带刀的侍卫通报一声,他侧立在门口,“陛下就在里面,两位请进吧。”

推门进去,昏黄的光线倾斜出来,皇帝坐下一张宽大的书桌后,闻声,没有抬头,挥手道:“不必行礼,坐吧。”

于是两人在一旁坐下,皇帝终于抬头,把那件画着图纸的衣服推到一旁,正坐道:“既然都已来起,朕便不客套,直接说了。”

“这是大理寺卿柳阳景,”皇帝指指坐在角落的人。

他看向杭絮:“你来京城没多久,或许不清楚,柳爱卿精通断案,虽才而立,这位置却是一步步打拼出来的。”

银绿官袍的青年从暗处走出,微微颔首:“见过王爷王妃。”

杭絮抬眼打量柳阳景,有些讶异,他没有像其他大臣一样蓄须,白净的脸庞看上去实在太过年轻,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神色恭谨,莫说而立,就是弱冠也适合,丝毫看不出是位二品大臣。

惊讶过后便是疑虑,皇帝为何要向自己介绍大理寺卿?

思虑未断,皇帝又开口:“此事与私锻兵器案联系颇多,而私锻兵器案是由你破获,想来此案有你,助益良多。”

杭絮抬眼看向皇帝,神色讶异,陛下是想——

“不错,朕欲把此案交由你们三人处置,而非两人,方才宴上不便说出,朕只好在宴后再知会。

“你与瑄王权力等同,朕另给你一道令牌,用于调动御林军。”

皇帝沉下声音:“柳爱卿可有何意见?”

倒是掠过了容琤。

柳阳景惊讶的神情只出现了一瞬,随即隐下,重新变为平静。

“陛下定夺自有其道理,臣不敢置喙。”

皇帝看出了他的不解,但没有多说,笑笑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杭絮跪下,真心实意道:“谢陛下赏识。”

他看向杭絮,忽地叹了一口气。

“王妃武功计谋不逊男子,不仅在科尔沁使者面前替我大宁扬了国威,又在扬州破获大案,算来算去,倒也是个官员。”

“朕称你一声杭爱卿也不为过,只是跟你父亲撞了称号。”

杭絮一怔,不知皇帝此话意为何,只好道:“能为陛下分忧,臣已心满意足。”

皇帝没有再言,推开椅子站了起来:“好了,天色已晚,你们回去吧。”

不等回答,他率先走向门口,“皇后还在等着朕呢。”

-

翌日。

杭絮与容琤一大早便出了王府,来到兵部府衙。

兵部昨夜就被御林军团团围住,门口立着数个带刀的侍卫。

柳阳景清瘦的身形从御林军中显现,他走近几步,颔首道:“王爷王妃。”

他的目光略略扫过杭絮利落的打扮,随即收回,“两位既然来了,我们便开始吧。”

杭絮轻轻皱眉,虽然柳阳景神色温和,但她总能察觉对方若有若无的不喜。

走进兵部,里面的人惶恐熬了一夜,皆脸色衰败,见到有人进来,忙不迭迎过去。

“大人,到底了发生什么事,为何要把兵部围起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