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232)

作者: 科西嘉 阅读记录

皇帝把刘喜推到一边:“朕的妻儿,凭什么不能看。”

他几步踏上台阶,手已贴在门板上,“吱呀”一声,大门忽地被从内打开。

一个扎着双环髻的宫女出来,眼眶红着,杭絮见过几次,她正是皇后的贴身宫女,月儿。

皇帝显然也认得她,停住了动作,问道:“皇后怎么样了?”

月儿擦擦眼睛,行了一个礼道:“血已经止住了,陆太医在里面给娘娘喂药。”

皇帝神色一松,整个人向后退了几步,挥挥手,“传我令,赏陆太医黄金百两。”

月儿顿了顿,又说道:“陆太医说,娘娘还有危险,虽然现在好转,但依然可能出血。”

对方放松的神情重新变得严肃,他上前推开门板:“我进去看梓童。”

-

皇帝进去没多久,容攸也赶来,站在窗户旁,想透过窗纸看见里面的情形,握着杭絮的手掌冰凉。

院内的灯火燃了一夜,三人也在外面站了一夜。

直到屋门打开,几人陆续走出了,神色皆放松,才松了一口气。

刘喜走到杭絮几人面前,躬身行了礼,道:“多谢王爷王妃,还有十六公主在此陪伴,皇后已无大碍,陛下正在里面照看娘娘,几位也回去休息吧。”

“皇后现在气血虚弱,不宜下床,你一定要好好照看……”

一道苍老而中气十足的声音出现在屋门口。

杭絮抬头望去,看见一个穿着太医服的老人,老人已须发皆白,一夜未睡,却仍显得精神矍铄。

“那位就是宋太医?”她问道。

刘喜摇摇头:“这位是陆太医,原本娘娘是由宋太医一手照看,只是离京前宋太医突发风寒,无法出行,陆太医自请跟随。”

“这次多亏了陆太医。”他感慨道。

“刘公公,”陆太医的声音响起,“山上可有药房,或是储药的地方?我带的药材快用完了。”

“有的有的,”刘喜朝杭絮几人欠身,转了回去,殷切道,“陆太医放心,陛下早就让人在山上建了药仓,奴才带您过去。”

院子重新变得寂静,杭絮悄悄地走到门外,透过半开的门扇,依稀看见屏风后的床边坐着一个人影,有低声的絮语传来。

她没有进去打扰,只望了一眼便离开,揉揉容攸的脑袋,“我们都回去吧。”

容攸打着呵欠,脑袋一点一点:“絮、絮姐姐,母后真的会没事吗,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也会没事吧?”

她的询问是为了寻求安慰,没有等到回答,却也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

杭絮踏进自己院门的那一刻,困意就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她不适应山路颠簸,昨日本就疲惫至极,又一夜未睡,以至于每向前走一步,睡意就会更浓重一分。

进到卧房,看见床铺的那一刻,她几乎要失去意识,连忙向上面扑去。

容琤原本扶着杭絮怕她摔倒,一时没注意,也被带到床上,两人结结实实地倒在被褥里面。

幸好云儿铺的被褥够软,杭絮转了个身,手臂一伸,正好抱住对方的脖子,顺带把脑袋搭在了他的臂膀。

容琤表情不变,浑身却僵硬起来,他不敢移动被杭絮枕着的那只手臂,生怕吵醒她,只能用另一只手轻轻移动对方的脑袋。

只是那只手才刚碰到杭絮,就被她摇着的脑袋闪开。

“别闹,”她嘟哝道,脑袋下面这个枕头软中带硬,舒服得紧,她实在不愿清醒。

搂着容琤脖子的力道更重了几分,“好好睡觉。”

容琤望着身下人的睡颜,心中倏地一软,慢慢地躺在她的身边,合上了眼,没一会儿,也睡过去。

-

一天内,皇后差点小产的消息已被山上所有人得知。

一时间,那座小院的来客络绎不绝,门槛都要被踩矮几寸。

杭絮本也想去探望皇后,可见到这盛状,在院外站了一会儿,就又回去了——还是等没人再来吧。

众人需要在山上待五日,前四日沐浴斋戒,最后一日才开始告祭,是为凸显虔诚之心。

对杭絮来说,沐浴不算什么大事,可斋戒着实有些难熬。

连着五日,餐桌上不许出现一点荤腥,看着满桌的白饭豆腐,她整个人都萎靡不少。

山上禁止宴饮玩乐,没有话本,没有武器,连练武也不得不搁置,杭絮闲得无聊,只好在山上四处晃悠。

这是座小小的丘陵,上山的路难走,山上的景色倒还不错,当年建造行宫的工匠依势造景,建了许多不错的景致,杭絮向容琤要了一张行宫的地图,依照地图,看了不少地方。

这一日,她又循着地图,来到了行宫边缘的的一处。

这里是一座瀑布寒潭,清冽的山涧顺着崖壁流下,落在一座寒潭里面,溅起点点水珠,远远望去,可以看见水面上空飘着的丝丝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