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260)

作者: 科西嘉 阅读记录

“为什么?”杭景眨眨眼睛,是疑惑的模样,“我们杭家可是宁朝的开国功臣,从咱太太太爷爷开始,就是宁朝的大将军了。”

杭絮笑一笑:“确实。”

杭景说的没错,杭家当年跟随□□四方征战,为宁朝打下基业,后辈更是代代有人从军。

到了如今,杭家只剩杭文曜与杭絮杭景三人,单薄至此,正是因为当年杭家义无反顾站在皇帝这一方,随他清君侧,其余男丁都死在这一战中,两人的爷爷、叔叔、大伯、伯母、还有比杭絮大两岁的堂兄。

他们那时还小,没来的及记住这些亲人,便再也见不到了。

之所以杭文曜活了下来,还是因为那时北方各部趁乱进攻,他不得不镇守北疆,稳定边防。

杭家各辈皆荣誉加身,封号不计其数,是宁朝最忠诚的武将,按理说,皇帝怀疑谁都不该怀疑杭家。

“可是阿景,你不明白,帝王的疑心,是无穷无尽的。”

杭絮隔着常春藤翠绿的蔓,望着弟弟青涩稚气的脸,他还不懂权数,爹爹也从没让他接触过这些,但杭景总要明白。

“他是天下的主人,当享受到掌控一切的权力后,便会不择手段清除一切可能的隐患,维护这种权力。”

“不管杭家多么忠心耿耿,爹爹为他立下了多大功劳,皇帝见到爹爹的第一眼,想的永远都是杭家的地位、杭家的权力、杭家的兵力,会不会威胁到他的帝位。”

“可是,”杭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我见过陛下,他那么威严……”

在杭景的印象中,会怀疑忠臣的人,都是一脸阴鸷,眼冒坏光的模样。

向皇帝那种威严正气,声如洪钟的人,为什么也有这种心思。

“所有的皇帝都是这样的,绝不会有例外。”

杭絮认真的望着杭景,一字一句地说着:“阿景,不要相信坐在最高位的人。”

“你信不信,如果有万全的把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除掉杭家。”

这件事杭絮想了许久,从一开始重生到现在,夜晚的噩梦从单纯而刻骨的恨变成了许多怀疑。

比如皇帝为什么会单凭几件证物就定了爹爹的罪,判下斩首的决定?

或许他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内心深处就倾向于相信杭文曜会威胁自己的位置,有了由头,便来不及思索,急匆匆就要斩断这个隐患。

“阿景,”杭絮又重复一遍,“永远不要相信。”

第125章 没有深仇大恨、也不是……

此时不过日升, 阳光清凌凌的射下,斜落在杭絮的脸上,照亮她隐秘却深沉的悲伤。

杭景尚还不明白阿姐神情的意味, 但仍下意识地感到心慌, 连忙道:“好、好, 我姐,我听你的。

“除了你跟爹, 谁也不信, 一个人都不信!”

杭絮眨眨眼,压下思绪, 勾起嘴角:“你的姐夫, 倒也可以信一信。”

杭景磨了磨牙,哼一声,少顷,神色又变得凝重,“这么说,阿姐不让我出去,是因为怕被人抓到把柄……”

“不错,”她点点头, “爹爹掌管军权, 在朝中不知有多少人虎视眈眈, 光是登州指挥使,就是名劲敌。”

“你若这回跑了出来, 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不知要向皇帝进多少奏折。”

“这样一来,皇帝对爹爹的疑虑忧患就会更深, 到时就算我们找到了证据,他也不会轻易相信。”

“阿姐,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跑出去的。”

杭絮看着杭景紧抿嘴唇,十分忧虑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她伸出手,穿过常春藤,踮脚揉了揉对方的发顶。

“你不许冲动,这段时间待在家中,正好把我给你写的书单读一读,没多久就能出来了。”

“啊——!”

少年张大嘴,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怎么,看你这样子,难不成之前一本书都没读过?”

“没有没有,读了好几本了……”

-

杭絮没有多留,她怕御林军发现,嘱咐杭景几句便离开了。

街道上静悄悄的,偶有几顶小轿慢悠悠地晃着。

杭府坐落在崇仁坊,坊里错落着高官侯爵的座座府邸,因此无人在街道上叫卖。

平日大家出门都骑马或坐软轿,天光微亮的上朝时辰,街道上尽是轿子与马匹,伴着星星点点的灯火,着实壮观。

此时上朝的时辰已过,路上自然僻静,杭絮走到一半,忽地停下脚步。王府里杭府不远,走上一刻钟就到,但出来一次,她却不想轻易回去,正思索着有什么可以干的正事。

身后传来一点声响,她的耳朵动了动,没有回头,身子侧移几步,避开身后的一顶小轿子。

等了一会儿,没有听见轿子离开的吱呀声,她干脆回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