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又脸红了(357)
“快回去吧,别感冒了。”
女孩听话地转身,向马车走去,红色的背影在雪地上晃晃悠悠。
杭絮看着对方进了马车,才迈起步子,吩咐宫女熬碗姜汤。
做完这事,她又回头去找阿布都。
对方一见她,便忙问道:“小将军,怎么样了?”
“放心吧。”她挥挥手,“人家只是不适应而已。”
她拍拍马鞍上的雪,踩着马镫翻身而上,低头补充道:“我让人熬了姜汤,待会儿你给人端过去。”
说罢,她便一扯马绳,跑远了。
虽说,说了不做,等于没说,但依她的经验,阿布都可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言而无信这种事,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
等杭絮骑着马溜达到队尾的时候,容琤已经等她多时了。
雪地被清出了一片干净的地方,露出下面枯黄的杂草,还算平坦。
平地上支了一张小桌子,桌上摆了一个小炉子,炉上“咕嘟咕嘟”滚着水,常有雪花飘进水中,但下一刻就融化了。
容琤披了白色的斗篷,肤色又如玉一般,坐在雪中,几乎要跟雪融为一体。
杭絮走过去,坐在早就准备好的凳子上,被滚水的热气扑了一面。
“里面熬的什么?”
她原以为是姜汤,可闻到气味了,才知道不是。
容琤回忆道:“紫苏、秦椒、红枣,似乎还放了些参片。”
“是云儿熬的,让你一定要喝完。”
杭絮低头,果然看见几枚红枣在罐子里沉浮,但气味离红枣的香甜又相差甚远。
她凑近嗅了一口,忍不住咳了几口,而后无奈地叹一口气,“你刚才就不该让她煮。”
容琤勾起唇角,冷淡的眉眼柔和下来,“毕竟是云儿的心意,我陪阿絮一起喝。”
她又叹了口气,“喝就喝吧。”
容琤正要舀汤,又被杭絮叫住,“等等。”
她从袖中拿出一个纸包,把它展开,露出里面的几枚糖块——这是前几天阿娜尔给她的,一直放在身上,忘了拿出来。
糖块被一股脑倒进汤里,随着气泡上下翻腾,不一会儿便融化了。
她这才拍拍手,“现在肯定好喝了一点。”
罐子里的汤被分到两个碗中,微红的汤汁腾腾地冒着白气,还夹杂着奇异刺鼻的气味。
在严寒中,热汤很快凉成适宜的温度,杭絮端起碗,跟容琤的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回是以汤代酒了。”
“喝什么不过是媒介,阿絮愿意,喝汤自然也是可以的。”
“那我还是宁愿喝茶。”她笑道。
接着,两人将汤一饮而尽。
杭絮咳了好一会儿,四肢泛起暖意来,眉头却皱着。
“放了糖,好像更难喝了一点。”
“不行,下次一定叫云儿别做了……”
第171章 那阿絮觉得,我是会做……
雪稍小些了后, 车队启程,继续北上,两日后到达豫州境内。
豫州境较京城附近明显荒凉一些, 官道不似之前平整, 附近的村落也少了许多。
这里比京城更冷了, 虽然风雪不大,空气中的冷意却越发深重, 不戴好手套, 手指露在外面一会儿,就要被冻得麻木。
杭景前两日才立下豪言, 要骑着马去北疆, 绝不坐马车,这两日被冷得鼻涕都冒出来,多加了三件衣服,但依然不肯放弃,坐在马上,如一个圆滚滚的球。
杭絮在后面跟了他好一段路,生怕他一不留神从马上滚下来。
进入豫州的第三日,车队在一座城外停下来。
倒不是因为又遇上什么问题, 只是要采买一些补给, 如盐和木炭。
负责采买的几人匆匆进了城, 车队这次只停留几个时辰,自然要动作快些。
杭絮把马系在车架上, 慢悠悠走到了容琤身边。
对方刚吩咐完事,神色还残留着冷漠,看向杭絮时却倏地软下了眉眼。
雪仍下着,不过小了很多, 细碎如粉,细细地镶在他的眼睫上,银粉一样闪亮。
她走近几步,下意识伸手去碰对方的眼,待对方垂下眼,任自己抚过眼睫后,才反应过来目的。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大约两个时辰后。”
“商都也算座大城,不如我们进去看看?”
她沿着这条路走过许多次,经过商都也不知许多次,但每次都是匆匆路过,只对那高大的城墙有些印象。
她隐约听人说过,商都有什么特色,但一直不感兴趣,不过有人陪着一起,那兴趣便大了起来。
容琤将手中的东西放进袖中,微微笑起来,“那我们可要快些了。”
-
两人没有骑马,城门在半里外,走上一刻钟便也到了。
他们靠得很近,宽大的披风挨在一起,里面藏着两只交握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