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425)

作者: 科西嘉 阅读记录

“小姐,快喝一口,我试验过好几次了,你放心,一定好吃,苏玛都夸呢。”

杭絮想起苏玛,女孩最近中原话不知怎的好了许多,兴许就是因为和云儿的交谈练习。

她舀了一勺,吹开汤面上的浮油,喝下去,微热的汤汁烫过喉咙,滑入身体,让胃也变得暖融融。

杭絮明明没有吃肉,口腔中依旧留下浓郁的肉香。

她真心实意地夸赞,“云儿做得很好吃,跟以前的味道都不一样,很香。”

云儿羞涩地坐下来,撑起下巴望着杭絮,“我问了苏玛好多草原上做饭的技巧,还有,这里的牛羊也不一样,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小姐觉得好喝,那就多喝一点,我煮了好多呢,不够再煮……”

杭絮喝完,已是半个时辰后,实在是云儿的眼神太过欣喜,让她不忍拒绝。

喝完,她又练了半个时辰的刀,才觉得没一开始那么撑了。

这时已近正午,营地内来往的人流越来越多,他们从四面八方向集市赶去,她跟着人流,也向那处走去。

周围都是人群,杭絮不用问别人,就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了消息。

原来特木尔只睡了半夜,今天起了个大早,叫醒队伍中的人,去集市占个好位置,把皮毛药草摆出来卖。

还有一件事则出乎了杭絮的意料,须卜族的人也来了。

须卜是科尔沁的附属部落,上次的大会上,出身须卜的苏日娜提议让族民加入买卖,没想到她行动得这么快,今日须卜族人就到达了。

他们带着各色的编织物、毯子、被褥、衣服、发绳,连身上穿的也漂亮极了,和别处不一样,一下就吸引了科尔沁的人。

而科尔沁的人得知这个消息,也蜂拥去看个热闹,是以科尔沁今日才热闹无比。

到了集市处,人声更喧闹了,到处都是高声喊叫的商人和客人。

杭絮穿过一处处熟悉的摊贩,朝方才探听到的、乌穆沁和须卜的所在找过去。

纵使人群拥挤,辨不清方向,这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其他的地方要不是中原话和草原话混用、要不就是磕磕绊绊的纯草原话,唯独最南面的一处,响着和科尔沁口音大不相同的话语,你一言我一语,杭絮想不注意都难。

她挤到南面已是一刻钟之后,这里比她想得还要热闹一些,不只有北疆人,还有数量众多的中原人混在其中,操着一两句新学的北疆话问价钱。

在拥挤的人群中,杭絮一眼就看见了特木尔,他实在是太显眼了,这里的摊子,数他的占地最大,叫卖的时候,也数他的嗓门最响亮,丝毫看不出这人还是个部落的首领。

哈沁嬷嬷和那个少年坐在他的身边,也帮着叫卖。

杭絮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她还以为乌穆沁来此会水土不服,没想到他们适应得这么好。

看完乌穆沁,她又去找须卜,索性就在不远处,她没走多久,一转头便看见了苏日娜。

这个身量高挑的女人正对手下说着什么,声音沙哑却清晰,她的左右,一群摆摊的须卜族民也仰头听着,神色认真。

待苏日娜说完,他们才架起摊子,摆放货物,开始叫卖。

其实不必叫卖,须卜族摊子上颜色各异的布料早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杭絮离得近,人群一涌来,她就被挤到了摊子的旁边,于是干脆蹲下来,好好看看这些布料。

她拿起一块,放在手中摩挲,觉得它们的手感和中原的丝绸或棉麻很不一样,不像丝绸一样柔软,带一点硬度,可却远比麻布光滑,细看,还能瞧见布料上细小的茸毛。

它们的颜色也染得极为大胆,朱红、靛蓝、青色……不同颜色织成整齐又富有韵律的图案,不像布料,倒像什么艺术品。

杭絮身前的这家摊主是个中年妇人,见杭絮对布料爱不释手,又拿了几块,塞进她的手里,“来,小姑娘,这几块颜色好看,适合你,买去做衣服。”

她拿起来一看,颜色鲜艳又明亮,也不知是用什么东西染的,漂亮极了,于是她掏钱买下摊主推荐的几块布。

须卜族的布料果真受欢迎,在杭絮蹲下观察布料的这段时间,许多人的摊子已经空了大半。

并不是所有人都做衣服,因此除了布料,更受欢迎的是各种成品,像披风、发绳、做好的衣裳……卖这些东西的摊主,估计再过不久,就能收摊打道回府了。

在杭絮停在摊子前,思索要帮云儿买哪一条发绳的时候,身后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她回头,看见了惊讶的苏日娜。

“使者大人,真的是你。”

苏日娜的声音即沙哑又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