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又脸红了(632)
卫陵抬头看天,月正当空,黑漆漆的云层,半夜前来,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他扯了外衣披上,把头发捋捋,便踏出门,“来人在哪里?”
“在大门口呢,我带你过去。”
两人匆匆走到门口,卫陵见那老太监,惊讶道:“刘公公!”
刘喜疲惫地点了头,“劳烦带我去见王爷。”
他走动一步,向前踉跄着要倾倒,卫陵冲过去扶住,“刘公公,小心。”
少年指挥门仆,“你把刘公公带到门厅里坐着,我去叫王爷王妃。”
门仆应声,他一溜烟跑走了。
未过一刻钟,坐在门厅休息的刘喜便看见了杭絮和容琤。
两人来的匆忙,只披了一件外衣,刘喜见到他们,站起来,脸上挤出一个笑,“老奴深夜来访,实在打扰。”
“公公前来,定是有要事,怎算打扰。”
容琤坐下,神色凝肃,皇帝身边人前来,他隐隐猜到是为了什么。
杭絮也皱着眉,“是不是陛下出了什么事?”
刘喜放下手里攥着的茶盏,这盏茶被他端了一刻钟,从热到温,半点未少。
“陛下……或许活不过今日。”
容琤猛地站起来,“昨日不是说已经控制住了?”
刘喜摇头,“今夜子时,情况忽然恶化,太医说陛下气血已尽,无力回天。”
男人神色有些茫然,他猜到这一天会到来,却不曾想来得如此之快。
但比伤心或失落,现在更重要的是在皇帝还未死的一日间做些什么。
“是母后差你前来的,可曾通知其他大臣?”
“太后原定明日一早再通知,是陛下差奴才前来的。”
“皇兄醒了!”
老太监道:“先前醒了两刻钟,吩咐几件事后,又昏过去了。”
“陛下说,先差两位进宫,商讨要事,妥当后再召其余人。”
容琤点头,“刘公公等候片刻,我们立刻整装,稍后出发。”
-
半个时辰后,几人已进到养心殿,太后坐在塌上,宋辛和几位太医在为皇帝看诊。
一个太医在边缘站了片刻,忍不住上到太后面前,跪下道:“太后当真要为陛下用那药?”
“那是激发气血的猛药,若好生温养,兴许陛下能再活一段时日,用这幅药,莫说一日,或许只剩几个时辰。”
“他自己下的命令,我能如何?”
太后撑着额头,苦笑道:“‘昏昏沉沉地苟活几日,倒不如醒这最后片刻。’这是他自己说的。”
“药方改好了。”
宋心忽然出声,搁下笔,拿起一副药方。
“宋大夫,”吕太医犹豫道:“这配药是否有些过量,用下去,陛下不一定能受得住。”
“陛下气血已经衰竭,无力回天,刚才不过是回光返照,不用猛药,根本醒不过来。”
他看向妇人,小圆脸冷静笃定,与身边几个惊慌犹豫的太医格格不入,似乎面对的不是一位将死的帝王,而是普通的风寒患者。
“太后要是信我,便让我按药方去熬,拖下去的话,再猛的药也没用。”
太后目光侧移,看向脸色青白,于死人无异的皇帝,闭上眼,“宋大夫,按你的方子办。”
-
半个时辰后,药被端上来,颜色深红,不像汤药,倒像滚烫的鲜血。
宋辛喂药不像刘喜那么温和,他用的是军营里的手法,卸了下颌,将药汁一股脑倒进去,再将下颌装上。
几乎是瞬间,皇帝青白的脸色变为红润,甚至涌现了一点生机,但大家都清楚,这生机不过是余烬上残留的火星,在一场狂风中最后放出的光亮罢了。
床上的人眼皮颤颤,众人激动地靠近,看着这人一点点睁开眼。
瘦如枯骨的男人甫一睁眼,眼神却清明,他环视周围,看见了太后、容琤和杭絮,略略安定。
“刘喜。”
“陛下,奴才在。”
刘喜挤过人群,跪在床前。
“现在是什么时辰?”
“是寅时中。”
“时间不多了。”
皇帝伸出手,刘喜忙站起来,把对方扶坐,在背后垫一个软枕。
他很费劲地喘了一口气,眼皮无力地垂下来,“太医们先出去。”
老人们行了个礼,依次走出门,宋辛跟在最后,也要出门。
“宋大夫留下来。”
宋辛一愣,返回来。
“十弟……还有王妃,知道朕把你们叫来是为了何事吗?”
皇帝从衾被中深处右手,指尖微颤。
容琤半跪下来,握住对方只剩骨节的手指。
“皇兄,我在。”
他没有说知道或不知道,因为事实显而易见,他只是想给对方一个保证——无论即将发生何事,他都在。
皇帝微笑,干裂的嘴唇扯开,有细微的血丝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