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又脸红了(64)
见有人来,一个穿着官服的人扶着另一人上前报告。
那人道:“大人,今天下午,一个巡山的猎户向属下报告,这里似乎发了大火,属下带人立刻前往,没想到看见的是几十车粮食被人点着,旁边还有躺着许多晕倒的人。”
他双目睁大,还心有余悸:“属下来时,火苗已经烧到了他们的衣角,若非来得及时,估计还要多几十具尸体。”
他扶起身上的人:“这位就是运粮队伍的主管。”
他身上那人站直了身体行礼,仍有些歪歪扭扭:“拜见太守大人。”
仇子锡哪有时间受这些虚礼,连忙扶起他,严肃的脸添了数分急切,道:“好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快说!”
那人腿软得打晃,干脆坐在地上道:“我受了命令,带上粮食,从渝州到扬州,一路上倒也安稳,终于赶到扬州城外,有兄弟嚷嚷着要休息,我想着入夜前一定能到,于是同意了。”
“我们在路边的茶棚里歇息,那茶棚的小二十分殷勤,给我们几人都上了茶,没想到喝下不过多久,我就四肢发软,昏了过去,直到不久前才醒来,到现在还站不起来。”
他扬起手,狠狠扇了自己一掌,只是四肢无力,发出沉闷的响声,神色愧疚:“是我失了警惕,才着了奸人的道。”
“这可是整整二十五车粮食啊!”
他又想扇自己,却被仇子锡拦住。
对方语气肃然:“你就算扇上一千个巴掌,也于事无补,不如找出补偿的办法。”
他心中也是忧虑无比,好不容易的等到的粮食化为灰烬,仓库中的粮食剩余不多,下一批不知道何时能到,那些灾民又该如何安置?
只是心中再如何沉重,他面上神情仍是不变
那人恍然,喃喃道:“对,对,说不定还有些粮食没烧完!”
他站不起来,四肢用力奔向粮车,双手刨向那堆还留着火星的灰烬,一尺、两尺、可无论再如何深入,依旧是灰烬、灰烬。
没有一颗稻谷的踪迹。
他瘫倒在地。
仇子锡也不可置信地走近,抓一把灰烬在手中:“怎么会烧得这么干净?”
那些灰烬纷纷而下,被杭絮接住。
她看着飘落在自己手上的几点黑灰,轻轻一吹,黑灰便散开,心中涌起一个猜测。
抓了一把余烬,杭絮用力握紧,似乎还能感受到火的余热,细腻的粉末从指缝溢出。
她杏眼微弯,扬起一个笑来:“这些可不是粮食。”
在众人望来的惊讶目光中,慢慢补上后半句:
“而是谷糠。”
第32章 偷梁换柱
杭絮松开手, 灰烬落到地上,留下满手的黑灰。
“王妃说的可是……真的?”,仇子锡的语气中带着不可置信的惊喜。
她拍拍手掌, 站起身:“依我的经验, 有九成的可能。”
而后伸手指向那一车庞大的余烬:“稻谷若想直接点燃, 需要完全晒透,不留一丝湿气, 可最近南方多雨, 粮食必然潮湿,直接点燃, 最多烧到外面一层谷皮, 要想烧成这种模样,一定要事先泼上桐油。”
杭絮看向聆听的众人:“但大家可有闻到桐油燃烧的气味。”
仇子锡立刻摇头:“确实没有闻到。”
连细闻都不必,桐油燃烧气味刺鼻至极,上次在大湾村,只泼了几罐桐油,就已经呛得惊人,不必说几十车粮食。而现在空气中只飘着淡淡焦香。
杭絮笑笑:“这是其一,其二则是——”
“因为稻谷沉实, 最外面一层与空气接触, 容易烧成细灰, 但里头被压着,没有空气, 极难烧着,最多不过变成一粒粒的黑炭。”
“绝不可能像这样,无论里外,都是这种细腻的灰烬!”
瘫倒在地的队伍主管想起什么似的, 叫喊起来:“对,去年粮仓起火,我去运灰时,里面确实不是灰烬,稻谷都变成了炭!”
“凭着这两条,”杭絮接着道,“我可以断定这不是稻谷。”
“而价贱易得,可以随意买上二十车,又干燥无比,分量松散,能够轻易烧着烧透,有着和稻谷一样味道的,有些什么就很容易猜测了。”
她又蹲下身,从灰烬中小心翼翼拈起一撮,递到仇子锡面前,声音是理所当然的笃定:
“而看这灰烬的形状,除了谷糠还有什么呢?”
杭絮的掌心是一片小小的灰烬,还维持着没有被风吹散的形状,椭圆形,薄薄的一片,仇子锡愣愣地看着,忽然笑起来:“确实,确实是谷糠,不是稻谷,不是稻谷!”
他脸上喜色,又忽然想到什么,神色一敛,转身去唤下人:“冬实,冬实!你去看看,是不是每一车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