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又脸红了(90)
仇子锡还在一旁等着,几个村民也渐渐围过来,他可不想一人坐在车上被人观赏,一咬牙,抬腿跨下来。
衣摆溅上几个泥点,还好,待会儿擦一擦便是。
这时,一位村民走过两人身边,他是瘟疫病人的家属,一眼认出仇子锡的身份,双眼发亮,大喊道:“仇太守,你怎么来了,也不说一声!”
仇太守!
听见这话的村民纷纷转过头,盯向仇子锡,接着踏着泥水冲上去:
“仇太守!”
“太守是哪个,我还没见过太守呢!”
“太守,我娘子怎么样了?”
泥水飞溅,不一会儿,就将岑玉堂漂亮的袍子染上斑斑点点的痕迹,他闭上眼,逼着自己不去看,没事。待会儿擦一擦、擦一擦就好了。
仇子锡看着团团围住自己的众村民,有些头疼,连忙解释自己是陪京城来的官员考察水况来的,可这样一说,村民们更加热情起来。
“太守真是个好官啊!”
“没错,我天天看他坐牛车去扬水呢!”
一个妇人左腾右挪挤到最前面,大着嗓子喊道:“大人还没吃午饭吧,要不来我家,我家饭桌可大了,能坐十个人呢!”
仇子锡不好拒绝,只得点点头。
妇人的家的院子极大,把逢年过节才用的圆桌板搬到院子里,莫说十个人,二十个都坐得。
岑玉堂小心翼翼地踏进院子,松了一口气,幸好,院子里还算干净,铺了稻草和石子,勉强下得了脚。
妇人扭动着丰腴的身子在灶台和院子里来回,把一碗碗菜端上桌子,不住地招呼众人。
“大人吃呀,这是刚杀的鸡,汤鲜着呢!”
仇子锡迟疑着,杭絮却说一声:“谢谢婶子,我不客气了。”,拿起汤勺利落地盛了一碗汤,又帮容琤盛了一碗。
妇人站在一边,见仇子锡吃起饭,湿淋淋的手揪着围裙,犹豫许久,最终还是把问题说出口:“大、大人,我家男人去城里快十天了,他的病怎么样了啊?”
仇子锡抬起头:“我只知道这些瘟疫病人的病情在慢慢好转,具体情况,”他看向杭絮,“应当是王妃比较清楚。”
岑玉堂好奇地放下筷子,这位瑄王妃竟然还知道瘟疫的事?
杭絮见仇子锡提到自己,坐直了身子,问道:“婶子,你家男人长什么样子啊?”
妇人快走几步来到杭絮身边,赶紧描述起来:“我男人又高又壮,头发短,扎不起来,眼睛大,看着傻愣愣的。”
杭絮哦一声:“他啊,叫铁牛是不是?”
“对对对,”妇人连连点头,“是叫铁牛,李铁牛。”
“他挺好的,已经可以下床了,孙大夫天天念叨他吃得多,赶他去后院砍柴了。”
妇人愣愣地听着,像是要把这几句话记进心里,许久才会神,眨眨眼逼掉眼角的泪意:“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又骂道:“在家就吃得多,怎么在医馆里也不改改,被人赶出去,不给他治了怎么办!”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
众人望去,一个老妇人站在门口,佝偻着脊背,臂弯挎着竹篮。
杭絮一见她便想起来,这人就是那一日抱着小宝的老妇人。
妇人忙赶过去:“王婶,你怎么来了”
老人刚走几步,就被妇人扶上,她笑一笑:“本来想给大人送些腐乳,没想到春花做了这么多菜,我的腐乳是用不上了。”
春花反驳道:“哪里的事!”
又向众人道:“王婶的腐乳可是出了名的好吃,十村八里的人赶到我们这,就是为了买她的腐乳,大人有口福了。”
仇子锡站起来,帮着拿下篮子,笑道:“既然这么说,那我可要尝一尝了。”
老人送完腐乳,任凭仇子锡怎么挽留,也坚持离开,只说:“家里已经煮好了饭,不吃就浪费了。”
矮小的身影慢慢走出院门,杭絮忽然放下筷子:“我去送送她。”
说罢也不管众人,径直追上去。
*
老人走得慢,杭絮没多久就赶上她。
“阿婆。”她低喊一声。
老妇人年老了,听力却还灵敏,闻言转过头,看见杭絮,有些惊讶:“小姑娘,你跟上来做什么?”
她却不回答,反问道:“阿婆不想知道小宝怎么样了吗?”
老人顿住,看向杭絮:“小姑娘,你知道小宝的情况?”
杭絮点点头,笑道:“我常去医馆,对病人的情况有些了解。”
“小宝前天醒了,脸上红斑退了不少,就是还有些烧,我给他买了炸糕,他特别喜欢吃。”
“对,”老人点点头,声音透出慈爱,“上回带他赶集,吃了一次炸糕,他就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