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回来了(327)
吃着父亲做的饭长大,父亲却早在去年就没法下厨做饭了,帕金森症引起的震颤让他无法拿稳用惯了的菜刀,一勺盐到了炒瓢多半都洒在了地上。
哥哥和嫂子工作的电子厂,就像个不安定的电子,从兴旺的高点到落魄的低点,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昨夜晚睡就是为了哥嫂的工作和丈夫商量,哥哥和嫂子有意去南方发展,那边新建的电子工厂,有着最新的生产线,最紧缺的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懂管理的技术人员。
对方已给哥哥许愿,过去了,安排的职位是独当一面的车间主管,福利待遇从优,薪资也会大幅提高。
不甘平庸的嫂子关倩早就动了心,只是性格偏软的哥哥一直举棋不定。
哥哥谢琦在意妹妹的意见也有现实层面的考虑。
妹妹的老师林梓潼的丈夫如今就是新建的电子厂所在的南方大省的一把手。
妹夫萧鸿轩的义妹,欧阳静,去了哪边陪着爸妈,顺便经营这间建筑公司。
这样的人脉关系,对从北方去到南方的外者很重要。
“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自由!”
昨天半夜才回家的丈夫说的这句话,很是坦荡,很磊落。
可是他绝对没想着,哥哥嫂子去南方创业,最初定是要把幼小的侄子留在这边,而把两个孩子交给有病的两个老人绝对是欠妥当的。
一旦哥哥和嫂子都去了南方,只能是自己刚刚熟悉的工作就此结束。
保留自己在事务所一月千八百块钱的收入,牺牲丈夫管理着庞大产业群的工作,显然不能成立,结果只有自己回归家庭,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
“言主任,我想要辞职!”
这句话直到送言国平下楼,谢莹都没有说出口。
对如今的工作环境,谐莹太喜欢了!
有别于纺织厂带些粗野的工作氛围,会计师事务所总给人种井然有序,格调精致高雅的感受。
会计师的工作严谨细致到容不下一丝错漏,也正对谢莹的性子;
朝九晚五的作息,更是让她有回到了生育前刚参加工作青春年少时光的错觉。
事务所里年轻人的活力,也让谢莹心生喜欢。
甚至每日上下班行走在如潮的人流,人挤人,挤着换乘地铁,都让闲居家中数年的她喜欢着。
当然,这种种的喜欢都和经济收入毫无关系。
第172章
清白之年 3
跨进勾引酒廊在大厦外修建的专用观光电梯,随着电梯上升,周蜜的目光透过弧形玻璃逐渐变成向外俯看着,午后三点半的街道,不多的行人慵懒的行走在暖暖的春日里。
今天下午来的这间位于古城东北角的酒廊是萧鸿轩选的。
周蜜无心询问萧鸿轩有着什么用意,只是按着约定的时间准时到了楼下和萧鸿轩汇合。
勾引酒廊的演艺广场比同类的娱乐中心开始营业的时间早,是从陆清远给酒廊引进餐食供应开始的。
经过首次尝试,纳兰和陆清远推算出酒廊无法满足给所有客人提供餐食。
原因不单单供应数量众多客人后厨巨大的工作量的压力,还有大量供养餐食,会对酒廊环境产生恶略影响。
来酒廊就是为了开心,喝嗨了,喝过头的不是少数孤例,打翻几个餐食盘子,立刻就要污染一片区域。
相比起酒水造成的污染,餐食的油腻打扫起来费时费力,还常常无法完全清理干净。
纳兰和陆清远通过精密的计算,在设计装修的时候就给每间勾引酒廊设定好了能够享受到美味餐食的贵宾区。
一部分装修豪奢的包房,和用一道隔栏从演艺广场大厅分离出去,沿着两边的墙面隔出的包间。
提供餐食的贵宾区在整个酒廊占的不到四分之一的营业面积,实际效果却比起全部提供餐食更好。
因为少,没法满足来的客人的需求,越发显得稀缺。
虽然价格比母体钓客食府多加了百分之十的服务费,每天酒廊的贵宾包房依然被早早预订一空。
勾引酒廊接受订餐开始供应的时间定在了四点整,走出电梯周蜜看到的就是熟悉的酒廊开始营业前员工们最后整理的场景。
“周总您好!”
“你好!”
一路走向酒廊内灯光最明亮的演艺广场舞台,周蜜不停的含笑回应着迎面遇到的员工恭谨的问候声,心里别扭的像是不明所以的员工在骂自己。
眼里带着哀怨回头瞪了闷声不响跟在身后的萧鸿轩一眼。
“你才是酒廊的大老板!能不能顾忌一点形象。”
萧鸿轩动作夸张的低头在一身的黑衣上瞄了一圈,挑着眉头,嬉笑道;“早上换的衣服,干净,没破口子,形象没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