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256)+番外

作者:戏余朝 阅读记录

与胤礽谈话之后他回府细想,觉得即便是日后被太子记恨,海禁这事儿他也不能多说一句。圣心难测,万一皇上怒斥太子越界,为太子说话的都得被牵连。

正因为想明哲保身,所以他至始至终没有与胤礽对视。

胤礽一句话说完,就连事先毫不知情的索额图也觉出不好,轻咳了一声算是提醒他谨慎发言。

康熙见几人像是提前商议过一般,隐隐透出极有默契的样子,不禁面色微沉,“海禁之事朕自有斟酌。”

胤礽提了口气,郑重道:“儿臣一向知道汗阿玛圣明,所以才大胆开口,海禁之事于民无益,汗阿玛此次重重处罚不尊法度的商户当然应该,可是为大清千秋万代计量,海禁绝无好处。儿子斗胆请旨,请汗阿玛开了海禁,许商户与番邦自由通商!”

御书房之内极其安静,气氛肃然的像是寒冬腊月里最冷的一天。

康熙面色阴鸷,紧盯着跪在地上的胤礽冷笑道:“你知道朕圣明,所以用‘圣明’的名声来辖制朕?”

第125章

“儿子不敢!”胤礽一步也不让,顶着康熙冒火的眼神,与他汗阿玛对视。

康熙眯起双眼,上下审视儿子的表情。

异族的皇帝在中原大地治理,一直是步步谨慎,恨不得把百姓驯化成完全无所感的木偶。他当然知道开化更有好处,可如今入关不过一百多年,爱新觉罗氏根基不稳,内部都不能治理好,如何敢再开对外的大门。

他迟迟没有批复直隶水师提督的折子,就是为了用此事教育儿子,一个合格的君王应该如何处理,可能会危及到自身权利的事件。

谁料他还没口教育,儿子叫已经先搬起石头要砸他了。

被这样的视线逼视,胤礽心里多少有些退缩。但他还是分毫不让地凝视着自己的汗阿玛,因为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要面临这样的局面。

他被自己的父亲疑心不只一次,从前种种他靠撒谎都能圆过去,但是这次若是不能说服汗阿玛,只怕以后大清都圆不过去。

就是这短短的一瞬间,他脑子里想了很多事。一时想到自己毕竟只是储君,很多事若是他汗阿玛不同意,最好不要强行去做,否则于储君之位不利。尽管他的竞争对手,都被提前用各种利益带离了争斗的战场。

一时又想到,打准噶尔、修大坝、对峙俄国,情形前世早有发生,他都可以慢慢布局,这不会影响到以后大清的命运。但是开海禁派人出使欧洲,允许商人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这件事,没有他汗阿玛的允许,即使他筹谋再久也办不到。

君王之所以是君王,就是因为他手中的权力之大,任何人都无法不低头向他表示自己的恭顺。

胤礽脑子里刹那间乱成了一锅粥。因思绪紊乱,他的面色也越来越不好,不只脸色憋的通红,额角的青筋也逐渐暴起。

见他这幅好似被逼迫的凄惨模样,一旁跪着的熊赐履急的忙大声替他请罪道:“太子殿下并非有心忤逆,还请皇上饶过殿下此回!”

他的话刚落地,张英和明珠两人同时心中便暗叫不好。熊赐履一时情急,但这请罪的话听起来更像是太子分明有罪似的。但眼下他们也不好跟着请罪,以免继续火上浇油,便都只能继续默不作声。

康熙冷哼了一声。他也看出儿子神色不对,所以并未急着逼迫儿子。他甚至打算,如果再这么下去,要吩咐梁九功去请太医了。

胤礽脑子里各样的结果想了几十种,瞬间似乎连自己过了今日的结局都想好了。

此事处置不好,大不了就是被他汗阿玛再废弃一次。可若是能搏来大清的未来,他愿意付出这个代价。

他已经下定决心,干脆将自己已经知晓未来之事向他汗阿玛和盘托出。如果汗阿玛不信,他再另做图谋。总之,一定要说服他汗阿玛解除海禁。

但是开口之前,他还想着征询系统的意见,“我若现在说出你与我绑定之事,你是否要对我那个所谓的进行人道主义惩罚?”毕竟事关他的命,不得不慎重。

“您不怕您的父亲怀疑您神经错乱吗?”

“汗阿玛信与不信无妨,孤问心无愧。”胤礽道。他一心为大清千秋大计,即便汗阿玛不信,那他到地下见了祖宗也无话可说。

“其实…”或许是被他的气势惊住了,系统竟然有点结结巴巴,“其实压根…一开始就没有什么人道主义惩罚…”它就是个辅助系统,从始至终压根都没有“草菅人命”这样的功能。

上头就没给它安排这个权限。

“什么?”胤礽震惊道。

他现在还记得幼年时给系统给他看过的那个画面,那种惩罚虽然不残忍,但确实令人记忆深刻。可他揪心了这么多年,这个蠢系统突然告诉他没有惩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