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42)+番外

作者:戏余朝 阅读记录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磨麦子的程序进行的快一点的?”

“眼下没有殿下,不过我知道一样东西,能大大提高磨麦子的速度。”

胤礽精神一震,“什么?”

“机器!但是这种东西呢,目前大清没有,要做只能您自己动手做。”

“那你告诉孤,孤要如何做?”

“要做这个机器呢,您得再学一门课程,物理。”

“...”

第21章

“为何磨个麦子你也能借机给孤增加课程?孤又为何要因为一袋麦子给自己多添事端?”

它为什么总能这么见缝插针?

不过是磨个麦子,多挑几个奴才去做就是,大不了再去找个石匠做个大点的磨盘。

系统不疾不徐的说:“殿下回忆一下您为何要学化学?”

那是去年的事了。胤礽回想了一下,是因为他一时贪玩想在院子里种花。

说起种花就想起肥料,他又想到那些麦子被收割后,荒突突的园子,到头来自己好像做了个无用功?

胤礽气愤的说:“你还敢说,孤连麦子都收完了,至今也还没做出你说的代替肥料!”

是谁当初说学好这么课程就可以做出肥料的?

“那是因为殿下学的还不深。而且殿下不是说过,有用的都要学吗?”

胤礽被噎的无力辩驳,他是说过这句话。不过当时答应,是没考虑好自己现在的年纪,也想到确实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学。

再聪明的脑袋,动脑太多也会因为体力受限制。最近学习课程的难度越来越大,饶是他现在已经很努力跟上进度,但还是很吃力。

系统假装没看到他的窘态,调侃道:“殿下这么排斥新课程,是不是只想学自己喜欢的课程,比如数学?”

它与胤礽相处日久,最近才发现这位太子殿下的学习习惯不太好,竟然还有偏科的迹象。

喜欢的课程从早到晚一直学都可以,但不喜欢的,就稍微有些厌学。

英语倒还好,学了两年,已经可以熟练运用日常口语对话。化学课的学习进展尤其缓慢,连小的试验都没再做过几次。

问原因,这位殿下说理解不来什么分子原子,化学元素合成。

地理课程甚至已经开始明显的抗拒。最基础的知识学完,讲到更深层的,直接以“听起来像是钦天监才需要知道的东西,孤为何要学会看天象?”为理由拒绝。

再劝就是,“孤的时间紧张,不如先让孤学点其他的,融会贯通之后再来学这个?”

然后转过头就自己去做数学题。

系统也很发愁,它从来没有给人当老师的经验,又有胤礽十分聪明,一学就会的印象在前,所以自然以为教的东西胤礽通通都能接受。

胤礽摔回床褥之中,有气无力的说:“剩下的麦子叫奴才们慢慢磨着,你说的这门课程先缓一缓吧。”

系统检测到他的心态,判定这样下去他迟早会排斥所有学习。

于是它改变方式,诚恳的保证: “我向殿下建议的每一门课程都很重要,若想改变大清的结局,殿下将来必然要用到这些。”

根据时间来看,欧洲现在应该有了资产阶级,有了他们的资本积累,再过不久,很快就会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果大清不能及时搭上甚至领跑这列快车,那么依然逃脱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

所以即使系统明白现在胤礽很累,也要让他早点学会这些。因为他是唯一能够改变大清命运之人。

胤礽正要再说什么,肚子突然开始咕噜噜的叫。他这才想起,下午在御膳房枯坐半天,如今外面天都快黑透了,他还没用晚膳呢。

又累又饿。

胤礽吩咐小德子去传晚膳后,与系统分辩:“孤懂你的意思,也与你做过保证,所以你说的课程孤迟早要学。不过要先等等,至少等到孤陪汗阿玛北上之回来之后再开始。”

“殿下可以出紫禁城?且您怎么知道您的父亲会带您出去?”

之前是谁说的一辈子可能都会被关在这里呢?

胤礽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消息分析道:“孤的生辰将近,汗阿玛交代了内务府要大办。准噶尔部的使者借着给孤贺生辰的名义到京城,已经住进了驿馆。”

“准噶尔部一向狼子野心,对大清图谋不轨,他们一直在找机会,想趁虚而入。这次汗阿玛北上,是为了暂时震慑他们。”

“最晚过了中秋,汗阿玛肯定要北上联络蒙古各部,也是为了看看他们的态度。若是蒙古王爷们的态度不明,也好另做打算。”

不用想胤礽也知道,驿馆里的使者,现在肯定在不断通过秘密渠道把打听到的各种消息传回他们可汗手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