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锅粥馕吃匕(107)
又或者是被绾东那几次发病吓得魂飞魄散,终究是一日比一日老实。
绾东“嗯”了一声后出门去了。
小白长吁一口气, 继续劈柴。也不知他娘为何让他一直劈柴,分明那木柴已快堆的有院墙那般高了,大概一个月都用不完……
*
绾东弯去了自家铁铺一趟。
见绾东过来, 铁铺的账房将账本拿了一大摞过来。
绾东只觑了一眼,眼眶便有些发酸。
这些账本他打小就不爱看,莫不是怕吃爹的打,小时候也不会硬着头皮学这学那。
长大了看着账本依然头疼,但也会在这一刹那想到他爹抽他的情景,于是乎又是一阵心酸一阵好笑……
他想起爹娘的时候总是这样,甜蜜又苦涩,儿时这一家子人谁都欺负他,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竟然奢求那二老从地里爬出来能再教导他几句。
每当看到罗氏,就会想起他娘亲,也会想小白是多么幸福。
婶婶罗氏心里也明白,骂小白打小白毒的时候,也只是不想让他心里难受。
曾经张扬跋扈的小白变成了小憨瓜的模样,说实在的有些不习惯了。
*
账房先生刚把账本放下,又端了一大摞月饼过来,即便绾东的爹娘已去世多年,账房及打铁铺子里的人还是习惯喊他大公子。
“大公子,这是你喜欢吃的石榴酱月饼和豆沙月饼。”账房的把甜的摆在最上头。
绾东当年喜欢甜食,现在的绾东虽说仍旧喜欢甜食,但也不像当年那般非吃甜食不可。
他拿起一块石榴酱月饼,轻轻咬了一口,石榴酱溢出,唇齿留香。
恍惚间,儿时的一些场景在脑海中闪过,又很快的化作泡影。
绾东往铁匠那里走去,铁匠将新打的铁锅拿给他看。
“这锅最近卖的挺好。”铁匠告诉他。
铁锅比之以往做小了一半,不知是谁想出来的。
“好多人过来订呢,早知道以往就做小锅卖了,省料不说,价格也好。”账房也走过来。
这锅子轻便也比大锅便宜一点,即便是外出也能背着上路,所以周围来订的人不少。
再说自从薛家庄铁铺出了这种小铁锅后许多铁匠开始打这种大小的锅。
绾东从铁铺出来后,便弯去周家去了。
周郎家的老宅离周郎渡有点远,在薛家庄前面的枣花庄。
少时绾东也常往周郎家跑。
燕十二在周郎渡附近买了宅院以后也经常往枣花庄跑,还说要在枣花庄买一块地专门种枣树。
事实上燕十二已在周郎渡附近买了好多地,特意选的离绾东的地较近的,他自个儿种都种不过来,还请了几个人帮忙。
绾东在薛家庄村头铺子里买了两坛酒。
刚进枣花庄,就遇上了枣花庄有名的媒婆喜婆子。
喜婆子一瞧见绾东就对他说起最近又认识了哪家的好姑娘。
“人长得挺漂亮,家里有五头牛,嫁妆就能拿出三头牛,绾东你也十八了吧,可以考虑考虑了……”
喜婆子说了一大串后,一旁有人插道:“长得再漂亮也没有绾东漂亮啊……”
再有人:“绾东十八了吗?我怎么觉得他才十五六,是我记错了吗?”
绾东红着一张脸,彻底没脾气。
好在周郎的随从正在扫院门,远远的看到绾东被村头几个人围住,扔了扫帚小跑过来。
“绾东哥,我主子正等着您呢!”阿合机灵,一把抓住绾东的手臂往村里走。
周郎家是枣花庄有名的大户,不过枣花庄薛家庄姚家村这里的大户很多,毕竟是上京城郊这里的村民们大多也都过的都可以,离这里再远一点的村子就没有这么殷实了。
绾东方进周家老宅的院子,就听到院子那头燕十二的叫声,还有几人的笑声。
料到这几人又在赌棋,绾东唇角微勾,跟着阿合往里走。
见绾东进来,周郎笑道:“绾东来了,阿合看茶。”
燕十二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后继续放棋子:“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我真应该报官了再来。”绾东接过阿合递来的茶水。
阿合没忍住捂着嘴偷笑。
如今静帝继位后,逐渐不允许民间赌棋,情节太甚者处以罚款。
于是乎赌棋这种事开始沦为屋内的小打小闹,那些茶馆酒楼几乎已将赌棋的房舍给拆掉了。
“不行,你们这是坑我,方才这子没放在这里的!”燕十二大叫道。
大弈棋术盛行之际,百姓为了效仿士族发明了赌棋,更加简单也更加世俗,常常是二人对二人,吃棋子多者甚。
赌价一般是每吃掉一粒棋子得一钱银子,绾东常说这个赌价像他这样的也玩不起,那些富人们又不在乎这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