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归(213)
无碌笑嘻嘻道:“师弟你也不用过于担心,无霜小师弟前几天不顾风霜,当值时在外逗留久了,结果染上了风寒,无法前来京城。现下有他在寺里陪师父,定吵得他老人家心烦意乱,必不会无聊。”
“只是可惜无霜小师弟盼了如此之久的进京,又错过了……”
无尘略带愠怒之色,道:“倘若不是你整日讲那些个京城事,能惹得无霜无故念想凡尘俗世?既已入了我慧山寺,那便好生休养佛性。”
他这番话,无碌不仅听得耳朵都生茧,而且倒背如流。他站在无尘身后,用口型与无尘的言语同步着,最后还朝无清自信地挑了一下眉毛,惹得无清偷笑。
无尘倏尔回首,无碌不听说教的模样便被他尽收眼底。有这么个师兄在,无霜又岂能安心向佛?
无尘真真是气急,无碌却还一本正经道:“师兄,师父训导过,戒嗔戒怒。”
无尘到嘴的气话最终还是咽了下去,他拿无碌这个慧山寺的活宝,又能有什么办法?
朱雀大街上,悠扬的管弦丝竹声传到王府中。乐声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壮阔中夹杂着半分荒凉,仿佛苍茫大漠的景象如一张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无碌从未听过此种乐声,比琵琶声更粗犷嘹亮,比竹埙又细腻柔情。他朝外张望着,心思早就跑了出去,好奇朱雀大街上究竟发生了何事。
毕竟哪里有趣事与秘闻,哪里便有无碌!
无清知晓他的秉性,于是道:“无碌师兄若无事,不妨与我同去朱雀大街置办些素日师兄弟常用的檀香?”
无碌欣喜愉悦地即刻应了下来,当下便拉着无清出了府门。
无尘无奈地摇摇头,暗自道:“希望无霜日后莫要学了无碌的性子……”
朱雀大街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站在街道两侧,朝乐声传来的方向伸长了脖子望去。
无碌见又有稀奇事,不久便将无清抛之脑后,走得飞快,一下子便蹿入人群中,打探道:“这位施主,您可知发生了何事?”
壮汉偏头看了他一眼,一见是僧人,不禁惊奇道:“你们出家人也如此好事吗?”
无碌笑道:“纯粹是小僧的喜好。”
一旁挎着菜篮的妇人回道:“听闻是匈奴的圣女要进京了……都说这圣女冰肌玉骨,天生丽质,我可要来瞧瞧这匈奴女子长得什么样子!”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股子尖酸刻薄,似是对漂亮的女子怨气很大。
壮汉哼了一声,不满道:“无知妇人。那是圣女,进献给天子,岂能貌若无盐?”
这可真巧,刚来京城第一日便赶上了匈奴圣女入京的盛大景象!无碌搓着手,心底雀跃地期待着,回去后定要讲与无霜听!
乐声由远及近,渐渐震耳欲聋。
城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众胡人装束的乐伎行在最前面,那扣人心弦的管乐声便由他们怀中的雅托克与胡琴拉弹而出。
十几个胡女在将要入冬的京城丝毫不觉寒冷,赤足走在石板之上,伴随着颂晚照的欢快曲调,扭动着腰肢,一路跳着。
纤细的腰上未着丝缕,如白藕般光滑的手臂着套着金色臂钏,随着舞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与乐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一抹异域风采。
男子们皆目瞪口呆道:“这匈奴女子可真是嫩得能掐出水儿来……”
“之前那说书的不是还言这匈奴女子各个膀大腰圆,像个男子,俺瞧分明比咱中原女子更水灵……”
那妇人“呸”了一声,“狐媚!”
乐伎之后是由十人抬着的撵车,其上绫罗为帷幕,看不清圣女的模样。
单单乐伎,便如此勾魂摄魄。此时,所有人都翘首以盼圣女能够撩开帷幕,让他们一睹芳容。
坐在撵车上的苏和茶尔似是感受到了众人的心意,如玉葱般的手指从帷幕之中伸出,撩起一角,孤傲冷艳地瞥了一眼两旁的百姓,随即放下帘布。
只一眼,便倾倒了众生。
她甚至比传言中拥有更为艳绝天下的容貌。
紧接着,人流便不受控制,一窝蜂地往前挤着,想要再距离圣女近一点。
妇人身后的壮汉似是疯了般,不顾一切向前冲着,将妇人的菜篮都打翻,气得妇人辱骂圣女:“狐媚!都是狐狸精变得!”
而无清只顾找寻着无碌师兄,被忽而变得拥挤的人群撞得迷失了方向。
“无碌师兄!无碌师兄!”他焦急地喊道。无碌师兄在京城的日子并不久,不甚熟稔,这要出了事可如何是好?
然而街上的百姓皆想去看圣女,眼看无清便要被一汉子撞到头部,忽而落入一个陌生却带有保护意味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