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乾语录 知识是第一力量(15)

作者: 川内圣 阅读记录

陈廷敬:多数与少数谁更正确还真不能一概而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对。君王决策前可以和少数专业精英商讨,得出初步结论之后再听取多数人意见,集思广益完善方案,最终由君王自己拍板决断。决策和执行既要民主也要集中,这样才能避免错误决策、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第 14 章

康熙:张居正的变法为什么没能给前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心不够?方法不对?

陈廷敬: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力量相对弱小,扭转不了运转了两百多年的制度惯性,他只能进行局部无关痛痒的改革。他敢于调整明政权的根本制度?他敢将当时王公贵胄巧取豪夺兼并的土地没收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他能转变当时统治阶层腐败堕落的思想观念、风俗文化?他敢于彻底更新腐朽的旧官僚体系,建立以他为首的支持改革的由新兴力量构成的新官僚体系?没有如辕使臂般的强大执行力量,再造明朝谈何容易,商鞅的结局历历在目。至于说方法不对、决心不够,那是肯定的。由于他的决心不够导致他的思路方法都不对,他没有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以积蓄更强大的力量,所以他的想法措施没能很好的贯彻执行。

康熙:□□物产丰饶,无需对外互通有无,加之沿海匪患时有发生,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施行海禁政策?

陈廷敬:古往崛起的强国都是走向世界主动开放,借鉴优秀文明学习强者,在竞争中成长壮大。施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必定导致我国愚昧落后,自绝于世界。皇上,您要对未来一百年的天下有所思考,有所规划才行啊。我们一定要主动拥抱变化,引领世界潮流。

@谈对制度的认识

陈廷敬:个人情绪有着随意不稳定性,而法律制度具有稳定、刚性的特点。国家必须用稳定、刚性的法律制度来治理,而不能依靠随意、不稳定的个人来治理。好的法律制度能促进国家力量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壮大。我们的政权就是一架金字塔型的管理指挥机器,君主站在金字塔顶端掌握最高权柄,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

康熙:如何正确认识法治?

陈廷敬:法律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工具,为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产生的具体事务是法治的内容。

康熙:治理国家的制度有优有劣,什么样的制度是好的制度?

陈廷敬:臣认为,凡是能实现国家良性循环发展,能充分调动官员、民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好的制度是民众有共识且有效的;好的制度是在大方向正确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好的制度必须正义、公平、公正。我们要通过好的国家治理制度促使整个国家运转更有效率,社会更有创新力。

康熙:我们要建设哪些新的制度?新的制度要遵循怎么样的规则?

陈廷敬:我们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根本大法来做为我们制定子法的遵循。我要建立新的立法、行政、司法政治制度,新的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新的科教文化制度,新的军事制度等。

新制度要切合实际,要顺应民心,要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比如杀了人要被判死刑和杀了人不但不判刑而且还能得到被杀人的财产,你觉得哪个会得到民众支持并执行呢?对于社会治理第二条显然是荒唐的的。自古土地就是民众生存的依靠,历代起义中的领导集团都会打着‘我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旗帜,无一不施行平均地权的政策,土地分了,底层民众生活就有了希望,这样获利民众就会支持他。所以新的政策制度一定要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才能获得支持并得到有效执行。

康熙:关于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陈廷敬:我们要认识到先进制度是逐步发育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很先进完善;好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政策执行初期基层反应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同样的制度在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产生差别巨大的效果。建设法制社会还需强大的执法力量,增加经费,扩充人员,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不然一切法律制度都只能是摆设。

第 15 章

@绕不开的话题谈吏治

康熙:吏治是历代君王治国理政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吏治的优劣对于国家发展关系重大,关于吏治你有什么看法?

陈廷敬:对于官员的选拔必须审慎,特别是那些关键岗位决不能任用心术不正、奸邪之徒,一定要选拔德才兼备、处事公平正义之人任职于关键岗位。要注重考查被选拔者的作风,能力,思想觉悟。要用制度选拔官吏,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下,能者上庸者下,打破门第世袭、垄断特权,唯德才是举。根据感情亲疏用人是有损公平的,会导致人心离散。要注意考查官吏德、能、勤、纪、廉等方面。在官吏的选拔、培养、任职、待遇、晋升、惩罚等环节要做到公正严明。官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初步业绩后,我们要适当压担子试能力,逐级压担子,根据实际业绩逐级培养提拔。对于吏治我们要疏堵结合,要法治、德治、自治、人防、技防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