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十三福晋(54)
七月的手心温暖干燥,声音不高不低,令胤祥忐忑不安的心,莫名就平静下来。
反握住她的手,笑着说道:“好,我都听你的,这辈子我不再冲动行事,不再喝酒,吃喝上都会注意着。”
“还有件事。”七月听他说完,突然严肃说道。
胤祥不解看着她。
七月微微一笑,说道:“阁楼上太冷,以后我们绝不能再在那里,不穿衣衫看月亮了。”
第三十章
胤祥这次着凉, 以为会很快好,谁知吃完药之后,发热退去, 却开始咳嗽。
白日还好,到了夜里睡觉之时,莫名其妙地, 喉咙开始发痒,咳个一两声。
咳着咳着,就停不下来,越咳越厉害, 咳得干呕, 头都快爆炸,五脏六腑一起翻滚, 直到快天亮时, 方能安稳下来。
请了宫里太医来看,开了好几次方子,始终不曾见效, 断断续续咳嗽了近月余。
最后连康熙都惊动了,亲自过问他的脉案,让太医正每天赶来请脉。
康熙一动作,其他的阿哥朝臣们紧随其后, 皆亲自上门来探病。
七月看得暗中焦虑不已,想到胤祥前世的身体, 真怕这世,他再重复走上以前的老路。
胤祥也不好受, 晚上咳嗽太吵, 怕吵到七月睡觉, 他只得搬去前院住。
刚开始生病的时候,他与七月以为的一样,认为不过是小病,很快就会好,总算时时刻刻依赖着她,撒娇耍赖,称自己不舒服,让她喂药喂水。
等真正不舒服,夜里咳得彻夜难眠时,胤祥却不会告诉七月,还下令张瑞也不许说出去。
两人分开,七月关心他,他思念七月。
想念晚上两人躺在床帐围起来的城堡里,耳鬓厮磨,说着私密的情话,或者不知疲惫的亲吻。
与七月的分房令人难受,最令胤祥担心的,还是康熙的关心。
康熙虽是好意,胤祥却沉默了下去。
命运好似一条暗流涌动的河流,不知在哪一段,会将人卷进去,吞噬其中。
庄子里比京城冷,先前七月本来打算回京去住,见到胤祥沉默,她大致猜出了其中的原因。
反正庄子里有炕,就是下雪都冷不到哪里去,干脆留了下来,借着胤祥养病的借口,所有人都不见,关门谢客。
京城的深秋,天蓝得醉人,庄子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朝着太阳方向的柿子已经泛红,冰凉的空气里,散发着阵阵清香。
胤祥总是对七月说,他身体没事。七月哪能不知道,他真没事的话,就该回后院来住了。
他不说,七月亦不多问,只换着花样,想尽办法照顾他。
厨房里每天摘了新鲜的果子,大枣清甜可口,拿来做了枣泥糕,熬了枣汤。
新鲜的板栗,除了做成板栗炖肉,炖鸡之外,干脆埋在炭盆里,只需一会,屋子里都是板栗的甜味。
胤祥晚上咳嗽睡不好,就让他白天多睡一会。吃饭没什么胃口,七月尽量让他多吃奶肉蛋,加上新鲜的菜蔬与果子,保证他身体所需。
在七月的精心照顾下,胤祥病了近月余,只睡不踏实,脸色不大好,人却没事,半点都不见瘦。
胤祥没瘦,七月却瘦了一圈,原本清瘦巴掌大的脸,只剩下了一双黑黝黝的大眼睛。
天气一天天转凉,西山的红叶,像是着了火,红透半边天。
七月在阁楼上远眺了一会,转过头,看着身边空荡荡的地方,顿觉意兴阑珊,然后下了楼。
思索片刻,唤来张瑞吩咐了几句。
胤祥睡醒之后,看着屋子花瓶里怒放的红叶,闭了闭眼,然后猛地起身下了床,直奔后院而去。
七月用过午饭之后,见外面太阳出得好,舍不得午睡了,换了身利落的衣衫,准备与孙嬷嬷与蓝烟一起出去采野菊花。
正走到门口,见胤祥大步走了过来,不禁怔住,仔细打量着胤祥的神色,见他脸色还好,略微放下了心,迎上前问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我没事,睡不着了。”胤祥打量着七月,问道:“你要出去?”
外面凉,七月怕胤祥被风吹了再着凉,转身往屋里走,说道:“我准备出去采菊花。你吃过饭没有?”
胤祥跟着七月进屋,洗漱之后吃了碗鸡汤银丝面,便兴致勃勃拉着七月出去:“你先前是不是准备出门,走,我陪你去。”
外面吹着风,七月怕他吹后会难受,不由得迟疑了一下。
胤祥难得倔强,坚持着要往外走:“我又不是豆腐做的,走啊,我真没事。”
七月望着胤祥神色间隐隐的戾气,心里叹息一声,吩咐张瑞去拿了大氅来,伺候他穿戴好之后,一起走了出去。
胤祥与七月牵着手走在前面,下人们远远在后面跟着。田间地头,摇曳着金黄的野菊花,七月没有去采,享受着与他难得走在一起的闲适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