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手背(14)

作者: 亿本正经 阅读记录

季长善从前吃没过这玩意儿,根本不会用那小钳子配合着双齿叉卸壳。

她并不怕丢人,刚预备请教彭朗,对方就手法娴熟地剥了两坨鲜肉挪进她盘中。

季长善几乎要脱口而出:“谢谢,但是彭总教我一下就好,我可以自己来。”话音滚到舌尖,忽然想起对面坐着他父母,只好故作心安理得,叉起一坨松露蜗牛入口。

彭朗没多说什么,继续行云流水地使着钳子叉子,他把自己那份蜗牛全部去壳,最后与季长善交换了盘子,“伺候你伺候惯了,我都怕爸妈取笑。”

他说话亲昵自然,眼中带笑,无论谁看了都以为他俩谈了段长久的感情,而且至今爱意未消。

季长善算见识到了有钱人逢场作戏的本事,她扯扯嘴角,不得不陪他演完这场有情人的戏码。

第8章 叛逆 今天就睡在家里吧。

饭后,石渐青邀请大家到客厅喝茶,喝黄山毛峰,今年清明的春茶。

夜里喝茶易失眠,季长善不那么愿意喝,象征性抿了一口。

她的名义婆婆坐另一张皮质沙发,和季长善之间隔了张小木桌,桌上摆着圆腹白瓷瓶,瓶中插一把错落有致的花。

石渐青捻着花瓣,叫季小姐喝茶。季长善拿嘴唇碰一碰茶面,又把白瓷盖碗搁回茶几上。

彭家这顿晚餐吃掉了两小时三十六分钟,喝茶恐怕也得耽搁一会儿,虽然季长善没什么要紧事,但是过着这样闲情雅致的慢生活,她莫名生出一种虚度光阴的负罪感。

余光览着彭朗,想找机会用最简单的眼神催他赶快离家。然彭朗托着白茶碗,吹三两口热气,悄无声息地品茶,水汽徐徐蒸腾,眼镜蒙白雾,他又摘了细擦,根本没往季长善处瞟。

她转回注意力,因着石渐青扣上茶碗,眼望花瓶问:“季小姐觉着这花儿怎么样?”

“挺好的。”

花瓶中插着牡丹花,十来朵,粉白的、水红的,伴着绿叶,欣欣向荣。季长善的父亲沉迷于养花弄草,尽管她和父亲并不亲近,但儿时耳濡目染,总归认得些花草。

石渐青盯住季长善的面孔,嘴是笑着的,目光却疏离客气,“季小姐懂油画儿么?”

自然不懂。

最懂油画的那批画家穷困潦倒,半吊子富贵藏家数不胜数。季长善一无热爱天赋,二无闲钱时间,雅致无处落脚生根,她并不觉得羞愧。

只不过既然做了商业交易,协助彭朗维护家庭和谐又在她的职责范围内。

季长善用了两个晚上深度挖掘石渐青女士的资料,彭朗列举他母亲的名人事迹,其中一项便是:逢周五,彭家客厅举办印象派沙龙,沙发拐角处定时更换花瓶,有奖竞猜石渐青女士照哪幅油画摆了实物。

陪彭朗吃饭的那天晚上,他挑离谱典型跟季长善讲解:“三周前,我母亲照巴其耶的《全家团聚》插了一束花儿。那幅画儿的主体是人物群像,但我母亲取了画面底部的花团复刻。巴其耶其实不算经典印象派。”

根据彭朗的点拨,季长善迅速搜集印象派的发展历史,但凡沾边的画家都扫了一眼,由于时间有限,最终背了几幅花为主题的作品。

凑巧,石渐青今天走寻常路数,季长善瞧一眼红粉牡丹就回忆起临时突击的知识:“不太懂画儿。只是看见您这花儿,像看马奈的牡丹瓶。一八六/四年那幅,画了他热那维耶花园里的牡丹。要是桌上摆支粉白牡丹,再落些花瓣儿,那就更像了。”

她连着两晚到彭朗家借看画册,英文的通读无碍,法文的需要他翻译,两人配合演戏,其实并不费劲儿。

石渐青的笑容凝滞半秒。

麻雀要飞上枝头,可真卯足了劲儿下功夫。她的儿子实在单纯,轻易就被这么一点儿招数蒙骗。

她脸上重有善意流动,心中念着要替儿子撕一撕小商人虚假的面具,“季小姐能不能跟我讲讲,你怎么看马奈的作品?”

季长善统共看过五六张马奈的画,能有什么看法?

她镇定自若,在记忆库中飞速翻找专业评论,打算现场删减重组,像模像样地胡诌八扯。谁想嘴巴才开了一条缝隙,身边的彭朗忽而把茶碗放得响了些。

他同母亲说:“下回我带小善来参加您的沙龙,今儿家庭聚会,咱们说说自家人的话?”

继“老婆”之后,他又给取了个小名。

生平第一次听旁人这么叫她,季长善多少有些不习惯。

她往彭朗脸上瞥了一眼,这人拉过她的左手,好似漫不经心,转着蓝宝石鸽子蛋玩儿了片刻。他的手被茶碗捂得十分暖,相称之下,季长善感知自个儿的指尖微微凉。她想随他怎么叫吧,反正都比“老婆”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