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隐形眼镜恋爱了(73)+番外
黄奇喘了一口气,擦了擦脑门上冒出的汗。
刚才那一瞬间,他还以为工作出现重大纰漏了,竟然连嫌疑人在公安局附近出现过都不知道。听大姐这么一说,倒也正常。
冬天的事,距今起码三个月了,他们查嫌疑人行踪的时候,并不会回溯到那么久以前的一个细节。
只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情况,心里的一根弦还是绷了起来。
“来得这么频繁,有什么规律吗?”
“规律嘛。”大姐掰着手指头回忆,“老在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来,算不算?”
“当然算,这很重要。”陆洵表示肯定。
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以这样固定的频率出现在某个地点,那么他们通常会推断,他在附近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种事情可能是日常而琐碎的,比如在附近工作,就医,或者别的什么理由。在很多情况下,它未必和案情有直接的关联。
但是,基于这个地点的特殊性,就令人不能不多留一分警惕了。
一个刑满出狱的人,在一两个月内频繁在公安局附近流连,会是什么原因呢?
“您觉得,他还有什么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吗?”陆洵问。
看得出来,大姐是个热心人,非常愿意配合警方的工作。她仰头翻着眼睛,仔仔细细地回想,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想不起来什么。他这个人特别普通,看着和其他顾客没有区别,也是因为那阵子他总来,挑的还是空闲时候,不是早晨人挤着人的时间,所以我才能记得住他。”
“他一直都是一个人来吗?身边没出现过别的什么人?”
“没有,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大姐很肯定,“所以也没什么话,顶多就是我给他送餐的时候,他点点头,吃完了在店里坐一会儿打发时间,到中午的时候再走。要说还有细节……”
江桃认认真真,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她,“大姐,您再帮忙回忆一下?”
“那就有一个。”大姐说着,从旁边的点餐台上拿过一本菜单。
菜单有十几页,做得还挺厚重,但她非常熟悉,一下就翻到了准确的那一页。
她手指着的地方,印的是一碗拌面。看起来比较重口味,红油香辣的那一种,顶上撒着些豆角、肉丝,显得很朴素家常。
旁边的字写着:茨阳拌面。
“他爱吃这个,自从发现有它,每回来都吃。”
江桃盯着那张图片,好奇道:“好吃吗?”
茨阳这个地名,她仿佛依稀听说过,但论起这个面,倒是真没见过。
“还行吧,但在我们店里卖得一般,你也知道,清平市人还是更习惯本地口味。”大姐说,“不过说到这个,他倒是和我多话过一句。有一天他说,这味儿比他妈妈做得还差一点。”
陆洵点了点头,轻声说:“张老川是宁江省茨阳市人,这是他家乡的口味。”
江桃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她说怎么这地名这么熟悉呢,原来是他给她介绍案情的时候就说过。
话到这里,也再没有更多的线索了,陆洵和黄奇对这位大姐再三表示了感谢,称她提供的线索能对警方产生很大的帮助,一定会仔细研究,抓紧破案。
大姐眉开眼笑,显得颇为自豪,回后厨前还在说:“哎呀,谢什么。咱们平头百姓,看着干着急,要是能帮上忙,比什么都高兴。”
直到人走远了,黄奇才小声问:“哥,你觉得这件事和案子,有没有联系?”
“不知道。”陆洵满脸凝重,“但宁可多心,不要疏漏,还是查查他。”
“嗯,不过这都是几个月前的事了,怎么查呢?”
“上班后先报告严队吧,然后从他的日常活动慢慢摸,看看这一带附近,到底有什么值得他频繁来的事。”
面对满桌子的早点,陆洵显得半分胃口也没有,靠在椅背上重重地出了一口气。
“还有昨晚提到的韩东,都得查。”
“谁?”黄奇一头雾水。
江桃见陆洵一脸疲惫,就替他开口,把昨晚韩家夫妻闹的那一场,还有他们口中孩子叔叔的事,都给黄奇简短地讲了一遍。
黄奇听完,嗤之以鼻,“这人什么神通,还能联系绑匪放人呢,可把他能耐的。”
“我猜啊,八成是贪图那些钱,连自己的家人都骗。”江桃拿筷子戳着蛋饼,“有些人为了骗钱,什么都干得出来。”
“我猜也是。不过该查还得查,以防万一嘛。”对面说着,还要求认同,“是不是,陆哥?”
陆洵紧紧盯着面前的桌子,没有回答,像是出了神一样。
直到黄奇又喊了他一句,他才回过神来,点点头,“嗯,你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