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玄学出道后我红了(1112)
在失重的感觉下,燕时洵却迅速平稳下心境,又在半空中调整好了姿势,然后在那村民刚走过去之后,就重新落向下面的小路。
危机暂时解除。
但是,刚刚在上面的高度看到的景象,依旧让燕时洵的心脏紧缩。
——在整条蔓延向盘山尽头的小路上,到处都是像这样的村民。
他们提着灯,扛着棺材,毫无神志的向前走。
如果他不彻底避开这些村民,相似的选择只会每间隔几秒钟就重演一次。
这对他的体力明显是个不理智的消耗。
燕时洵还没想出应对的办法,忽然就感觉一道手臂从后面伸过来,有力的环住他的腰身。
然后,抱起他倒向小路旁边的山崖。
燕时洵能够感觉到自己向后撞入了一怀抱,坚实的胸膛和微凉的体温让他知道身后的是邺澧。
阴冷的山风从万丈之高的悬崖下吹上来,从燕时洵耳边呼啸吹过,也将他吹得睁不开眼,只能在一片涩意的生理性眼泪中勉强眯着眼眸,强撑着向上看去。
在一盏盏惨白灯笼的照耀下,燕时洵能够看到,山壁和小路离自己越来越远,那些扛着棺材的村民也是。
他的视野角度,在向下变换。
邺澧……竟然抱着他一起跳了崖。
失重的感觉让燕时洵心脏不自觉加速,眼眸微微睁大。
但是因为是邺澧,他没有任何挣扎和惊慌,而是静静等待着。
燕时洵不知道邺澧这么做的意图,但他很清楚,邺澧是可以被他信任的人。
两人迅速向下落去。
邺澧伸出手,一手单臂环抱着燕时洵,牢牢的承受住了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一手猛地扣向山壁,将他们下落的趋势稳住的同时也迅速调整好了角度。
下一刻,燕时洵感觉到自己的双脚落在了坚实的地面上。
就在落地的瞬间,燕时洵也迅速伸出手抓住旁边的山壁。即便他知道邺澧的身份,但还是下意识的为邺澧减轻压力。
……不,不是地面。
在晃。
燕时洵刚喘了口气,就立刻低头向下看去。
然后他就看到,被他和邺澧踩在脚下的,并不是什么地面。
而是一具棺材。
这具棺材贴着山壁横放,被深深夯进山壁的几根木杆承重。
褪了色的木板风化严重,明显已经有些年头了。
在承受了他和邺澧两个人的重量之后,棺材连同下面的承重木杆,都在上下摇晃,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
“这!”燕时洵诧异。
“南和也用了特殊手段,一旦他感知到我的力量,应该又会逃窜,所以我暂时只能收敛力量,直到找到南和也的所在。”
邺澧平静的解释道:“正好小路下面有悬棺,可以供我们落脚。”
“悬棺?”
燕时洵迅速抓住邺澧话语中的关键词。
邺澧抬手指了指远处。
燕时洵顺着看去。
然后在看清了那景象的一瞬间,燕时洵瞳孔紧缩,面容上不加掩饰的惊骇。
在一片黑暗的群山之中,一盏盏惨白的灯笼汇聚成一条盘山的灯带,在南溟山上绵延。
这让燕时洵得以看清——
在对面的山壁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一具接一具的悬棺。
第224章 晋江
燕时洵不是没有见过悬棺。
因为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出于对亡者的祝福,也都会对葬仪做出不同的解释,以此而衍派出了诸多殡葬形势。
而将亡者尸骨封棺,再由力士和家属抬棺而上,放置在早已经被固定在山壁的木杆上,让棺木高悬在半空中,不被野兽啃噬,魂魄也可得以顺利往生。
这样的殡葬方式远远看去,就像是棺材凭空悬在山壁上,放眼望去,像是亡者魂魄远离凡俗,极为震撼。
故被称为悬棺。
这代表了家人对于亡者最深沉的祝愿,希望亡者在死后的遗骸得以保全,希望亡者可以前往下一世轮回。
不过,因为悬棺而葬需要的技巧太重,如果不是熟练能手,很可能会连抬棺者带着棺材一起掉落山崖,或者因为承重木杆固定不稳而让棺材滑落。
所以,会这门手艺的人并不多,并且在传承中逐渐消失。
到了现在,这种古老而稀少的习俗传统,早已经绝迹。
燕时洵之前所看到的悬棺,也都是百年前留下的旧棺遗迹。
并且,他看到的悬棺,多是借用了地势,不仅让人可以在山壁上找到落脚点行走,也可以让棺材下面有所依靠。一旦承重木杆意外断裂,也不至于让棺材摔下山崖。
而即便是一个村落或种姓的悬棺遗迹,也不过是上百具之多,并且会随着时间流逝,木杆腐朽,再也支撑不住上面放置的悬棺,而让棺材摔下山崖,剩余下来的数量并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