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县令搞基建(140)+番外
唐子盛摇头,把信件给了周南川,道,“若是消息属实,苍耳县也难逃此劫。”
“水患?”周南川一扫信件上的消息,整个人陷入焦急中,“苍耳县四周环山,周围也有分支的水流。若是真遇上水患,县城内只怕是保不住。”
“水过也不算什么,只是我们不知道水患是多大,会持续多久。”苍耳县如今近七千多人,要全部安顿也不是小事。
水灾也只能尽量安排人去高山上,等水退了才能下去。
“也不一定,水患一般是梅雨季和夏季,现在已经是深秋,应该下不了那么大的雨才对。”
“说不好。”唐子盛摇头,冬日洪灾也不是罕见事,至少他是知道有的。而且真要是冬日来水患可比夏日要困难的多。
冬日天气冷,本就是在家里都不一定熬得过去,现在进山洞只怕身体弱的老人多是熬不过去。
“不过好在我们提前知道这个消息,虽然信上只说水患可能在近期发生,但现在就要准备起来,给沈护卫那边传个信,让他带着士兵先在山上找一些合适的地方能够安顿百姓,我们这边需要将粮食和炭火现在转移到山上。”
许多粮食不能过水,要是苍耳县真的发了大水,粮食就只有打水漂了,最先转移的就该是粮仓的粮食。
“那要给苍耳县内的百姓提个醒吗?”这事是不是还没有定数,说了对他们日后撤离百姓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但就怕百姓中有危言耸听的人,引发恐慌。
结果还不等水患是不是真的来,就有不少怕死的人逃离苍耳县。但就算逃走,整个西州这么大,到时候谁有说的上不会在其他地方遇上呢。
“先不说,我们先将避难的地方收拾出来,到时候给各个村里安排一两个人看守。要是真遇上大雨就让他们安排人就近去避难所。”唐子盛不欲危言耸听。
“那县里的百姓怎么办?”
“县城外面也有山势,而且落雨就算大,县城这边总是要比靠近河边的村子好一些,到时候能够逃命的时间也长一些。”
只是怕到时候手忙脚乱,还是得将县城分区,每个区找人看着,到时候也好组织一些。
“也只能如此了。”
“你等会去找方木元,告诉他去往周遭几个县,看还有没有县衙在私底下出售粮食,如果有就都买下来。”
水患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七千多人的口粮也是一个大问题,必须准备多一些。不然到时候为了粮食争抢杀人,也不是不可能。
“好,但我们要不要也通知几个临县的衙门。”周南川到底心怀怜悯,他们知道这个事早做准备,可西州其他几个县。
“不必,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也毫无作用,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消息既然来自钦天监想必朝廷也早就知晓,到时候自然会派人过来调度,我们现在连苍耳县的百姓都不一定能够安顿好在插手其他县城,有害无益。”
第067章 蓄势待发
唐子盛说的不无道理,周南川就是着急也知道天灾人祸的事不是靠一己之力能够度过的,与其担心别人,还不如将眼前的事做好。
“朝廷调度可能会派人过来,到时候苍耳县的情况唐大人你要如何隐藏?”和唐子盛与周南川担心民生不同,海棠更注重苍耳县如今的情况。
不要说招兵买马的事,就是扩建外城真要是来了朝廷的使臣,他们也没有解释的余地。
本来如今的时局就极为紧张,要是唐子盛这边露馅,只要有心人想查肯定是能够查到将军身上。
到时候将军被迫起兵又遇上天灾人祸的时节,就算是打赢了最后也会落得不得民心的下场。
这事如果处理不好,于谁都没有好处。
“此事不必担心,将军此行去皇城既然见到了晏丞相,想必也说过我的事,有晏丞相在,朝廷自不会发现我们的异常。
而且苍耳县地处偏僻,虽然要是发了水患定然是西州的重灾区,但这些使臣只怕不会来这里,顺河府名下的十几个县城都是可能被淹,和其他地方比起来,苍耳县无足轻重。”
唐子盛是不怕暴露的,而且他有心一猜,如果晏丞相还对许叔心怀喜欢,没准会以此为借口来西州。
“如此是我多虑了。”海棠行礼致歉,到底还是他逾越了。
“海棠公子为的是将军,我为的是自己,何错之有。”唐子盛并不在意,“不过近日还是要多辛苦海棠公子了,倾城在城内医馆学医术,城外管理姑娘和哥儿的事就要海棠公子多费心了。”
“这等小事不用唐大人三番四次拜托,如今时辰也不早了,我就先去城外了。”海棠并不多留,神色匆匆的离开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