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县令搞基建(146)+番外
随后周围的士兵也反应过来,一把按住了王家婶子,道,“许公子,这几个人想要偷粮食,被我们抓住了想反抗动了刀伤了我们两个兄弟,这会我打算把他们捆起来,等雨停了在交给县令处理。”
周围的村民一听又是抢粮食又是动刀的,个个面色发白,他们村子里竟然有如此凶恶的人。
“既如此就按照你们的方法处理。”许倾城并不放任有人继续作乱,还叮嘱一句,“捆的紧些,每日只给他们一餐吃食,别让他们跑了。”
“是,许公子。”
这些士兵也是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井然有序的把人抓走。至于关押犯人的地方,唐县令早就准备的有。
这人一压走,有些好管闲事的就同许倾城说,“倾城啊,他们几个好歹也是一个村里的人。虽然犯了大事但我们私底下处理就行了,闹到官府去可是整个村子的名声都没了,你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是啊,他们犯了错我们开祠堂教训也就是了,没必要送到官府去,传出去说我们白河村出了几个下大狱的以后咱们村里头的年轻娃子说亲都不好说。”
许倾城看向村长,“村长觉得呢?”
张村长闷不做声,要说站他肯定是站在许倾城这边的,别的不说,敢对兵爷动刀子这事就不是他们村里祠堂该处理的。但是两个站出来说话的是村里的族老,他也不好得罪。
村长不说话,但村子里的人听了族老的话却动了心思,别的不好说,村子的名声是大事,关乎村里的每一个人,可得慎重些。
许倾城呼了口气,这事不能这么善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们几个犯了国法自然是该交给县衙处理的,开祠堂的规矩是处理私事,几位族老要以公谋私?”
一顶帽子顶在几位族老头上,最后都纷纷不敢说话。
接着许倾城又道,“村里出了犯罪的那是他们自己做了错事,事情是有我们村里人自己检举的,我想就算传出去别的村子也只会认为我们村子是个明是非的地方,我想各位叔叔婶婶还是莫要多想,安心待在这里等雨停下山才是。”
两番话说完,许倾城也不多留,去了外头,唐子盛派到每个村子的士兵最少也有二十人。
虽然和一个村子里的人比起来不多,但这些个个都能打,管理起来也是绰绰有余。
“许公子。”看守粮食的两个士兵见许倾城过来行了礼。
“这几日是否经常有人在附近游荡?”
两个士兵看了一眼对方,实诚的点头,粮食这东西每日做饭的哥儿都会进来取,也瞒不住一洞子百姓,不久前还来了两个偷偷摸摸说是要上供的人,希望让他们给出些粮食呢。
“那游荡的人里可有今日没犯事的?”
“这记不大清了,来周围的人不少,有的只是好奇想瞧瞧这里还剩多少粮食,有的是在打粮食的主意,不过今日犯事的几个来的最勤,我们都有印象。”
许倾城点头表示知道了,“最近在安排一班人过来看守,尤其是晚上,待会我去和巡逻的人打个招呼,晚上的时候多到这边来瞧瞧。”
说罢,许倾城就怀着疑惑的离开,今日抓着的几个在村子里名声不大好,干出这样的事也不让人怀疑。
但是他们几个以前都是小偷小摸的做事,拿着刀子过来抢粮食他不大信光是这些就能做出来的。
至于王大王二是不是背后的撺掇者,还是另有其人,他都小心谨慎些。
第070章 皇城举动
西州发水患之事传入皇城不过一日,大大小小的世家就开始在心底盘算,老皇帝此前将这件事交给了太子筹备,现在水患起了,自然是要把筹备好的东西送到受灾的百姓手里。
老皇帝连夜请了晏或和几个商议大事的阁老入了御书房商议去西州赈灾的人选。
本来此次最该太子前去,老皇帝也知道自己没几年好活,这个时候选择放手给太子积威望,日后太子登上宝座也能得民心。
可惜他自己身体不大行,已经不能再殚精竭虑的处理朝政,钦天监又给了两卦,南州可是当时卦里说的水患重灾区,这个时候要是把太子派去西州,等南州那边要是也发了大水,整个皇城能走动去南州安抚的就只有晏或一人。
但他连晏或离京都不乐意,更不要说让晏或去南州。所以这次西州赈灾的人无论是谁都不能是太子。
“皇上,西州那边的雨还没停下,只怕这次死伤的百姓数量不少。”
“此前太子已经给西州送过消息,水灾来之前西州总兵已经知晓此事,会做手段防御的。”老皇帝现在考虑的不是西州百姓的问题,而是,“这次水患虽然钦天监有预测,但终究我们的重心还是放在了南州,西州有所欠缺,现在朝廷筹集的粮草也该往西州送去,众位卿家看谁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