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127)

作者:姚烨 阅读记录

李大嫂站起身说:“我们还没到那种地步,实在不行就学王云山,开个砖厂。”

她红着眼,硬气的说:“我们肯定比他们干的好,到时候你开着车跑业务,我给你盯厂子。”

李英川瞪大眼瞅他“那是多大的摊子你不知道吗?还这么说。”

李大嫂擦擦泪水,越发有底气:“怕什么,王云山不是才有个柴油车就敢开吗?我们比他们好的不止一星半点,家里存款都拿出来。”

李英川埋头在屋子里走,不吭声。

而李英川又说:“我们现在都四十的人了,外面的谁会要我们?”

孩子们都这么大了,我就不能想象轻福气吗?万一上不了高中,考不了大学,我和你急眼。

李英川转身,涩声说:“我们的钱不够。”

李大嫂一听这语气,明白有戏,努力劝说:“我们也贷款啊,我让我弟再帮忙贷一点,肯定够。”

王云山致富的路子大家都知道,只是谁也没有那个资金支持,没有那个勇气这么干。

李英川揉了揉鼻尖说:“这件事不要再提了,我们再想想办法。”

“不能再想了,孩子读书花钱,以后结婚得花钱,我们不能坐吃山空。”

“那你要我怎么办?”李英川说,“贷款要是还不上怎么办?”

李英川这句话问住了她,她愣着神看着丈夫,心底的不甘席卷了整个脑海,只听她说:“还不上再说,我们总得再赌一次。”

电费要钱,电话费要钱,汽车油费要钱,儿子女儿的补课费要钱,要真当一辈子的农民,这些东西都会离他们而去。

且不会再回来。

“你这婆娘疯了!”李大哥说她,背着手转身,不再瞧。

“他王云山干的,我们为什么干不得,你忘了我爸妈那了。”李大嫂说。

“那……我们试试?”李大哥幡然醒悟,“要是我们不干,以后虎头他们对上王云山的孩子,可就矮一头了。”

他对上妻子的双眼,脑海里回忆起父母姐妹对他嫌恶不及的态度,咬一咬牙,说:“干。”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谁也说不上以后会是什么,李英川不想那人骑在他头上一辈子。

总之他们就这么决定要干了。

这边,赴宴完毕的李老汉和李老太太,一个心事重重,一个却看上去很是轻松,已经没有了烦恼。

路上有人他没说,一回家,李老汉就问妻子:“你有什么好主意,怎么乐成这样了?”

李老太太瞧一眼丈夫,微微一笑:“我听云山的,他们下次来就知道了。”

“他们今天晚上就要走,要把孩子送过来。”李老汉闹心的说。

李老太太说:“这怎么还没过来?”

她掀开帘子望了望,隐约还能看见李英川住着的房子亮起的灯火:“这人不是还在吗?”

“我哪知道他咋想的。”李老汉说。

“那这是不去了?”李老太太眉眼一舒,“云山,让我在他们下次找过来的时候,好好的答应了,只是又向先前那样,找个见证人。”

“找见证人就行?这也太不靠谱了。”咯李老汉擦擦脚,“你和小芳嘀嘀咕咕半天就说了这个?”

第62章

“那是自然,李老太太轻松的说。

“这事还真可以办,算清楚,孩子住不住,咋住,然后父母回来了就让他们回去住。”

李老汉抬眼:“你还当真了?这就是馊主意。”

谁也没想到,明明是最心软的妻子,对上大儿子一家,却如同避之如蛇蝎。

“那可不,总是有一些办法治治他们。”李老太太说,“我不能再心软了。”

李老汉深以为然,压在他心底的事对上老太太想通的眼神,也觉得没那么重要了。

“你能这么想,我们很欣慰啊。”

“你别开我玩笑,说起来,我是为啥不想了,云山说,他们要是再怎么说或者就这么做就去找他,他有办法。”

李老太太睨一眼丈夫:“你咋放松了?”

“他们放弃了,我就放松了。”李老汉说。

“你怎么知道?”李老太太问。

他努努嘴:“这不是不走了吗?”

李老太太说:“都四十的人了,出去以后能干点什么事?”

心野了,赚多少都嫌不够。

李老汉也叹气:“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反正不能和她们在搅和在一块。”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两个人态度只要不心软,李英川绝对无缝可入。

李老太太顿了顿说:“那孩子们咋办?”

李老汉瞅着她说:“孩子,你不是偷偷给好吃的吗?”

李老太太默默笑了。

李英川要真想把孩子丢给父母而不出一分钱的话,王云山真有招治这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