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21)
听闻上话,王云山咬了一大口桃酥,也不生气,笑着开口:“大姐,我这不是现在才知道读书的好了。”
“这事你和大姐夫慢慢商量……不……尽快商量,我下周亲自送我外甥女去上学。”
王云兰从再次坐下到现在,一直没有抬头,她弯着腰搓洗着手里的衣服,像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发动机。
见到她不受外物干扰的神秘气场,王云山也不再打扰,只留了一句话就走了。
院子里,王云兰抬起头,瞥一眼柜子上安生放着的桃酥,微微摇了摇头。
复又低头洗衣,一分钟后,她起身取走了那块桃酥,轻轻咬一口含在嘴里,直到那一小块化了。
“大姐,桃酥我给你留了一块,你记得自己吃。”
王云兰心里的一堵墙轰然倒塌,她眨眨眼,望着远方,恍惚间看见了娘亲悄然立在高高的柴堆下,对着她微微一笑。
她喃喃叫妈,那远处的人影点了点头,眼泪好像卸了闸的洪水,就这么夺眶而出。
王家。
王云安坐在门槛上,手掌捧脸,微微抬起头,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的人都动作。
只见一个穿着一身藏蓝色中山装的男人背着一个斜挎包跨坐在木梯的最高一层,手里拿着工具正对着屋檐下墙角边一个塑料盒子修理着什么,这个人面生,王云安没见过几次,还有,他歪歪头,木梯底下一脸紧张地注意着那人动作的王喜才,也是他一直注意那边的原因。
他凭着直觉感受到他爸不是不开心,但他又读不懂他爸现在的感受。
那神情,既紧张又兴奋,甚至还有点埋怨和担心,还有点期待。
王云山一进门就看到木梯底下他爸的复杂神情,他笑着叫了声爸,也跟队里的电工打了声招呼。
那人对他招手,又埋首投入电路改造之中。王喜才虎着一张脸,让他来扶着木梯。
王云山笑着上前换下他,他自己转身就进屋,取两个板凳,拍了拍还坐在门槛上的云安,两个人都坐在屋檐下看着师傅操作。
不一会儿,王云山跟着师傅把各个房间都跑遍了,师傅很快就按照他的意思给每间屋子都装上了灯泡。
王云安拍着手掌欢呼:他和他爸的房间里终于装上了灯。王喜才嘴角上扬,默默叹了口气,在心里心疼此次多花的钱。
那师傅离开的时候都在感叹没有见过像王云山这样的人,连养牛和驴的房间都装上了电灯。
此时,王云山在院子里收拾垃圾,脚步轻快,嘴里还哼着歌。
听见王云山高兴的语调,王喜才抽了一锅烟,细细想了想,没有再说泼他凉水的话。
毕竟,这是云山第一次用赚到的钱为家里做事。多几个灯泡而已,以后不开灯就不费钱了。
秋天的风吹黄了庄稼,距离王云山第一次进橘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王家种下的玉米也到了丰收的时候。
按照讲好的条件,这块地王云明夫妻之前也有付出,他们能够分走玉米地里的一半产物。
他们夫妻俩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张凤甚至多去了几次地里,生怕别人抢先摘了。
显而易见,两个人统一战线防着王云山父子三。
王云明那晦暗的眼神直挺挺地盯着最近几天出门频繁且时间固定的弟弟,恨不得跑到他心里,听听王云山这几天的动静。
对此,王云山学着他爸,一脸坦然地进进出出,只要他二哥不问,他就绝对不说。
这天,王云山的布包里装得满满当当的,一进门就一脸兴奋地往自己屋子里钻,忍无可忍的王云明伸手拦下他。
“站住!你这两天出去干什么了?”
王云山捂着身前的布包:“没事,我就出去逛逛。”
“你包里装的是什么?”王云明目光一利,牢牢锁定他的包。
“一些书,二哥你肯定不感兴趣。”王云山摆摆手就要走。
王云明不可能放他离开,他直接用身体堵路,眼神意味不明地扫了一眼王云山刻意往后藏了藏的军绿色布包。
“拿来我瞧瞧。”
“二哥,这都是小芳上课用的书,我就是借来看看。”王云山摊牌。
无奈,他二哥根本不相信他的鬼话,王云山往前让了让布包,他就径直走近,动作很快地打开了那个包。
“小芳不是不念了吗?”他将信将疑,手还不忘往包里面掏了掏。
得亏他注意力都在包上,没有抬头,也没有瞧见王云山嘴角抽了一下。
“我就是借来看两眼。上午我还带着小芳和小军下馆子了,小芳不念书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王云明抬头:“你是说,大姐又把她送进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