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带着全家脱贫(85)

作者:姚烨 阅读记录

他们比这小伙要明白,一个人没有了好名声会遭遇什么。

自己做的孽都得要还。

“大舅哥,你可把你媳妇护好了,别让她以后被你们家虎头媳妇欺负磋磨。”王云山深意的说,在李英川眼里像个恶魔,他微微侧身,王云山很快跟过来凑在他耳边说了声,“风水轮流转啊。”

他摇了摇头,看着屋子里的人,嘴里喃喃:“你们不能这么对我,不能这么对我。”

尽管脱离老头很好,可他不想在村里出那个洋相。要知道,虐待老人的名声传出去,路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在这个村子里,百善孝为先,李英川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在别人的眼里,实在是无法想象,他赖以生存获得存在感的。

东西乍然间失去之后的感受。

这些有的无的充斥了他的心房,他的心里刚刚升起一丝懊悔,下一秒,就越发理直气壮的声音响彻心灵。

第48章

“爸,你们离开了可不要后悔。我们最好一辈子别打交道。”听听,多么硬气的话语,他才不是个可怜虫,需要仰赖着别人生存。

他必须让老头知道,让身边人,尤其是那个王云山知道,他不在乎。

“呵,你在说笑?跟着你干嘛?继续你吃香的喝辣的,雇佣免费保姆让他们吃糠咽菜。”王云山嘲讽的说,“再让我看到你找他们干活,我弄死你。”

狠话一放,李英川反倒无所顾忌:“这有啥,房子的事情最好说清楚。”

“我就占了个地基,这院子里大大小小六间新房都是我自己盖的,没靠任何人。凭啥要把我们分出去?”

“英川,你爸妈年纪大了。”一个叔叔说。

“那也不行。”

“李英川,你是不是没有心?”另外一个叔叔插口:“你说,要怎么,才能安生分出去不闹?”

李老汉缄默无言,身板佝偻了一瞬,他看了不忍。

“一千块钱。”李英川挑眉,“这房子大大小小里里外外花了我一千五还多,我爸妈以后要住这么大的房子,给我一千块钱,地也分给我才好。”

“他们没地咋活?上哪给你拿一千块钱?”

这是正常人家几年的积蓄,对于早就把自己奉献给家里的老人,手里能有二百块钱都算不错了。

“这不还有他的好女儿好女婿吗?”他们给垫上不就得了。

“英川,我和你爸也住不了这么大的院子。”李老太太摇头,“你还是住着吧,我们搬出去。”

“谁说的,这几间好上房我看住人是不成,但是岳母你们可以养羊啊猪啊。”王云山成竹在胸,“你说的地,公家怎么分就怎么来。”

“那一千块钱,凭啥给你?”李老汉说,“我每年庄稼收成,五年下来可不止一千。你这个不孝子。”

他一分钱都不会让他拿出去。

这里的一针一线都是妻子和他打磨出来的,攒了一辈子,李英川除了新房出钱了,还只是一部分。

这么锱铢必较,越发让他心里打定主意。绝对不会让他如意。

“你妈的腰,还需要花钱。”他叹息说,“算算就得了。屋里那些粮食啊什么的都拿走,该你们的我一分不要。”

他只想和老妻不离开这个地盘,就待在这个年轻时候建造的窑洞里度过一生。那几间屋子,多了真的成了闲置。

“至于房子,我给你打欠条,六百工费给你,多的就不要想了。”李老汉手头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钱,总好过两家人继续纠缠,见到祸害妻子的罪魁祸首,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老人家到这时候只图清净,那些桌椅板凳,能搬的都搬走吧。

他挥挥手。

“老哥哥,粮食分给他们了,你和嫂子吃啥?”一个叔叔不赞同,他转头对李英川说,“给你爸妈留两袋粮食吧。”

李英川没吭声,他心里充满了记恨,不愿意留下一砖一瓦。

“啧,李英川这货肯定不答应。他气量那么狭小。”占不得一点便宜,肯定不依。

王云山笃定,这话一出口,不说其他人什么反应,李老太太黯然的垂下眼皮,他们夫妻俩这些年还没到向儿子伸手要钱的地步,反倒是李英川一家,一直在贴补他们。

身上没有积蓄,李老太太连过年时给孙子辈的压岁钱都是扣扣搜搜,七月份去山里摘杏,取野桃核卖出去,给家里买完油盐剩下的。

李老太太那么多外孙,李英川和妻子没有给压岁钱的意识,老两口面对着孩子期待的眼神,却只从口袋里掏出一毛钱。

每次,女儿都会让她别给了,留着给自己买点东西,老太太舍不得,心里脸上都觉得不好意思。

孩子好不容易来一趟姥姥家,他们只给这么一点,不能不给,却也管不了一意孤行的儿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