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黛玉成大宋团宠(44)
黛玉满口答应。
城门外,陆清舟带着小皇子正在黛玉。看见黛玉身影,小皇子不断挥舞胳膊打招呼:“姑姑,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黛玉朝马车奔来,将孩子搂进怀里。
陆清舟怕路上不安全,亲自护送他们回山庄。
楷儿的事只有他们三人知道。
抵达山庄后,陆清舟叩门,吴伯来开门,满脸笑意:“公子回来啦!”
陆清舟向吴伯问好:“你最近身体可好?武馆事忙,许久没来看你了。”
吴伯:“我这把老骨头硬朗得很,起码还能给公子看十年家门!”
吴伯的话逗笑了大家。
陆清舟半日没见到其他人,就问吴伯:“你的家人不在这里吗?”
吴伯:“年轻人在这里闷得慌,早就出门做生意去了,天晓得什么时候回来!”
陆清舟了解了,便告诉吴伯:“以后林姑娘和她侄子会在山庄住一段时间,劳你费心照看一下。”
吴伯认识黛玉,以前老庄主逝世时,黛玉与他见过面:“林姑娘是贵客,既来了就当自己家一样。”
黛玉对这位热心肠的老人家很有好感,不自觉被他的幽默风趣感染,心情也变得好了许多:“多谢吴伯。楷儿来,见过吴爷爷!”
小楷儿一蹦一跳,拉着吴伯就问东问西:“吴爷爷,这里好大好干净,还有这么多兵器,您以后教我用这些好不好?”
吴伯爱孩子,与他一般年纪的人都当爷爷了,他的儿子还没抱娃。
因此对楷儿也上心得很:“以后爷爷天天教你,不到学武,还要读书……”
楷儿一听到读书就有点不高兴了,在宫里的时候他就被逼着读书,到了这里又有一个白胡子老头监督他学习。
陆清舟对楷儿说:“吴爷爷可是能文能武,满腹经纶,你要好好学啊,以后姑姑要考你的。”
楷儿更郁闷了。
黛玉解围:“好了,你们别吓孩子了,先让他好好玩几天。”
第二天清早,陆清舟就赶回东京去了。东京的风吹草动都关系天下人的命运。
清遥山庄什么都有,不但楷儿每天过得欢乐,黛玉的生活也很充实。她在这里重新捡起了琴棋书画,像从前在大观园里一样。只是那时候身边有众多姐妹,如今却只有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
黛玉的琴声回荡在这片天地,伴随着山林的风声,别有一番潇潇的韵味。
楷儿还小,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离开皇宫来到这里。有黛玉的陪伴,他连父皇都甚少提起。
黛玉负责三人的一日三餐,厨艺得到了一老一少的夸赞。
“老夫年轻时也曾走遍大江南北,吃过无数珍馐美馔,但是都不及姑娘的家常菜。姑娘的厨艺怕是江湖人无人能及了。”吴伯吃得乐呵呵,白胡子上都沾了汤水。
楷儿更是狼吞虎咽,饭量见长。黛玉担心他吃多了横着长,可没有君主的风范了,因此控制他的饮食,每顿只能吃一碗米饭。。
吴伯却娇惯孩子,经常偷偷给楷儿拿吃的。孩子嘴巴不严,经常告诉黛玉:“爷爷给我拿了馅饼”或者“爷爷送肉包子给我”等,黛玉知道了也不生气。三个人相依为命,在这深山之中清净度日。
吴伯没什么事,将庄内的兵器在楷儿面前都舞了一遍,然后问孩子:“你想学哪样?”
楷儿早就有了心仪兵器,指着一把利剑说:“我要学这个!”
这孩子选了和清舟一样的长剑,吴伯高兴极了:“好好好,我就教你剑法!”
从此,楷儿跟着吴伯学得有模有样,剑法日益精进。吴伯很欣慰,与黛玉交流:“楷儿有天赋,假以时日,怕还会超过清舟。”
黛玉望着孩子练剑的一招一式,认真的样子真像贤妃娘娘。可惜娘娘看不到孩子成才的那一天,她要替娘娘守护楷儿的路,守护大宋的未来。
吴伯见黛玉没搭理他,还以为黛玉不相信他说的话:“怎么?林姑娘不信我?”他哪里知道黛玉的心思,他也不知道楷儿的真实身份。
“自然相信,您把清舟带得那么好,楷儿真是有福气得您指点。”
吴伯并不邀功,他只是想跟人说说话罢了,一个人在这久了,闷得很。
清遥山庄的日子悠闲自在,大内皇宫却风云诡谲。
苏子瞻与官家私下从未放弃深究候府大火一事,区区一个韩行与候府并没有深仇大恨,他犯不着灭了候府满门。
要说此事与皇后和韩首辅无关,恐怕天下人都难以信服。
为了拿到把柄,官家假意在一场宴席后醉酒,宠幸了皇后的贴身宫女翠柳。
翠柳爬上龙床,自以为深得圣宠,从此可以与皇后平分秋色。毕竟自从贤妃去世后,官家没有再翻过任何妃子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