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购房危机(273)
同样的年节,赵一宝家那边,比城市里要热闹很多。
村里有年味儿,从进了腊月开始,就又是杀猪又是宰羊的预备。
大年初一当天,更是家家户户走街串巷的拜年,门框子上春联一贴,大门口上灯笼一挂,红红火火的别提有多喜庆!
更喜的事还在后面。
赵婷婷预产期就在本年三月,赵一宝想着马上就能有个孩子,开心的忘乎所以。
像他这个岁数的人,又在农村,没个孩子实在是没法过日子。
以前有人劝过他,“要不和海梅离了算了,再娶一个能生的!”
他这样答,“不离!娶不起!”
这句话惹的人发笑,却也是最实诚的一句话,也引的他们感叹,“是啊,现在没个二三十万,谁敢说结婚!”
赵一宝并不是村子里过的最差的,还有比他更惨的。
他好歹有过一个漂亮媳妇,现在也没打光棍!更有甚者三十四五岁了也没结婚,看样子真的是要打光棍的节奏!
赵村这边,农村的习俗多。
大年初一晚上,需要本家叔伯间走动,搬离了农村去城里买了房的那些长辈弟兄,但凡有回来了的,都要相互拜访拜访。
赵一宝出门后,海梅还在家里帮着齐赛花在客厅里摆酒席,等一会儿本家的兄弟们一来,酒菜一样是少不了的。
齐赛花现在只想把一身的本事全都教给海梅,好让赵家能兴旺。
她的本事不在社会上,全在家事上。
蒸馒头,擀面条,包饺子,炸油饼,做褥子、被子,小孩的棉衣服,从头到尾都要好好的教给海梅。
第227章 巧遇
海梅说是能干,也仅限于一些粗活,这些针头线脑的细致活儿做起来,就有点吃力。
比方说,齐赛花教她给孩子做棉衣,只剪布、续棉花这一项技术活就够海梅学半天的!
海梅手笨不想学,说以后给孩子买现成的穿,可是齐赛花说,你手里有多少钱敢说这种大话,你能挣多少?一年买,两年买,年年都要买吗?孩子长的又快,只这些衣服钱就得扔出去多少呢!
说到底,还是想让她辛苦一点,给赵一宝减轻负担。毕竟家里的花销大都是赵一宝供给,少花一笔就能多存一笔。
海梅这段时间都累坏了。
从进了腊月二十起就一天天的不得安宁,家里边里里外外的都收拾了,洗洗涮涮的也少不了。
空下来便帮着齐赛花洗菜、灌肠,蒸馒头,煮肉,成天累的她腰酸背痛,也不敢有一句怨言。
好不容易忙过了大年初一,她以为可以歇歇了,谁知道齐赛花又开始一项一项的指派她干各种活。
坐在床边上委屈的看了一眼齐赛花,“妈,我昨天包饺子累的胳膊疼,这些事情过两天再说吧!”
她是真累的胳膊疼,看着齐赛花手中上下翻飞的剪刀更眼花缭乱。
赵村的过年规矩,从初二闺女回娘家那天开始,只要有亲戚来,全是清一色的先吃饺子后吃酒席。
又怕亲戚来的当天没时间包,只得和齐赛花把饺子全包了扔进冰箱里冻了起来。
他家亲戚多,一包起来就是八斤白面。
只擀饺子皮就擀了一下午。
到了昨天晚上,手腕肿的老高,今天是断然不能再做任何事情。
齐赛花觉得海梅又在矫情,好好的一个人,怎么擀饺子皮都能把胳膊累肿了?
瞪了她一眼,言语间也没跟她客气,“明天你姐姐他们都来,我们还有一天要招呼!只有趁着晚上教教你针线活,你不学谁学?这些以后都是你的活!”
海梅看着老气横秋的齐赛花,真想找个角落躲起来不见她!
“妈,我知道!等亲戚都走的差不多了咱们再学行吗?你看看我这个胳膊,真肿了!”她说着,把袖子撩起来老高,在齐赛花面前晃着比往常粗了半圈儿的胳膊腕。
齐赛花靠她近了点,定睛看了看,没说什么话出去了,等了两分钟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多拿了一瓶风油精。
往海梅跟前的床头柜子一放,说道,“赶紧擦擦吧!养好了好干活!这大过年的全是事儿,我自己可忙不过来!”
海梅答应着,把风油精的瓶盖子拧开,往手里搓了搓,发热之后又往手腕上细心涂抹。
“一宝快回来了吗?”她抬眼看向齐赛花问道。
她心里挺怕过年的,干不完家务的活也没个人分担,今年手又受了伤,更指望有个人来心疼。
“一宝还早呢吧!他们大老爷们过年都会去串门,你别管那么多,该睡觉睡觉!”齐赛花对于过年男人不回家的这种俗气已经习以为常。
海梅点着头,明知道他不会回来,心里还是有一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