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114)
苏妙玉先让他们切了点普通的菜蔬,发现两个人易如反掌,最后让他们升级一下切文思豆腐里的配料,竟然也可以胜任。
蓑衣黄瓜他们两个人自然是没做过,但是她给他们讲解了下切的要领,两个人稍作练习,也能切的有模有样。
这简直是两块宝啊,有了他们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她脑海里已经出现自己背着手指点江山的画面了,也太舒心了。
什么是成功的老板,事事亲力亲为肯定不算,那种在幕后喝茶牢牢把握大局的才是真牛人。
兄弟两也特别开心,何金刀笑道:“久闻厨神大名,没想到我们能为您做事,真是荣幸,也算能有用武之地了。”
这倒不是违心的话,王府里的饭菜能做多少?他们每日里都闲的发慌,感叹一身手艺无处发挥。这下可好了,来到正经的酒肆,还是圣人光顾过的,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免也兴奋起来。
五生夏在旁边看的一愣一愣的,看着这两个比自己小那么多的人刀工如此精湛,嘴里就像塞了一颗大柠檬,酸酸道:“找谁说理去,同样是厨子,你们俩刀工咋那么好呢,嗨,之前那么多年我学了个啥。”
两个人人生地不熟并没敢随便搭言,只腼腆地站着笑。
“哎,阿叔你也别眼馋,天生的没办法哟。”阿花摊开手摇摇头,非常没眼色地又给他插了一刀。
五生夏一听这话更是扶着额头,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没事,你多练练也能跟他们一样,无非多费些时日罢了。”苏妙玉赶紧给自己的可怜徒弟打打气。
“师傅说的极是,我争取早日赶上金银两位兄弟。”有了师傅的肯定,他心里又燃起了斗志。
有了刀工好的帮手接下来的厨房工作自然是省力极了,菜品调味烹饪阿福早已经娴熟,他们配合起来也能做的八九不离十。
只是人多了,阿发他们小屋有点睡不下,她又根据脑海里的记忆,画了张图纸,让木匠赶制出来了一张上下床,暂时解决一下住宿问题。以后等酒楼建起来,自然是有足够的屋子睡觉了。
一连几日她都可以集中精力主攻河豚,偶尔看看他们做菜的成色,不足之处再仔细点拨点拨,竟也能偶尔坐一会儿喝杯茶歇歇了。
这一日阿花神神秘秘地走进来,冲着外面一努嘴,“小娘子,有个老人家带着个木箱,每日都一个人来吃饭,午食开门就在一直到客人都走了他才离开,您说稀奇不稀奇。”
苏妙玉好奇地通过传菜口望出去,正好看到了那位老人家。
她仔细辨认了一下,暗暗想,这不是王太医吗?他怎么一直在?
琢磨了一番,她回过味来,八成是王爷怕自己出什么岔子,让王太医在此随时待命。
这么想来,她心底涌上一丝感动。也不知王爷是本性就是心思缜密,还是独独为了她。一个帅哥王爷能为她忙里忙外,也是很让人幸福的事情,要是放在前世不知多少女郎得嫉妒她。
……
河豚美食日很快就过去了,天气也愈发温暖了起来,炭火盆也渐渐撤了,人也像植物一样变得舒展了许多。有了时间,她抽空去看了下自己的酒楼。她惊讶地发现酒楼占地足足有原来八个店面那么大,他终究还是让自己占了大便宜。
干娘最近可能受了之前交易的启发,下午没事就跟刘伯到处泡茶馆顺便卖菜谱。一个菜卖二百两,她简直有点苦笑不得,这么贵的价格,竟然还得排队,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如何忽悠人的。而且这价格还是普通菜品,要是学花开富贵鱼和蓑衣胡瓜,豆腐羹这种的功夫菜要价五百两,材料自备。
从此下午她就得单独教学,来人一个个师傅师傅地叫着,她觉得自己大有桃李满天下的架势。
不过也着实累人,不知道签了多少份合约,银票都有一摞了,徒弟们的脸她都分不清,记不得。
最后只好排了个时间表,把学相同菜的学员安排一起,三日一轮换,学好的归家,学不会的继续。
苏妙玉觉得照此下去她可以开个烹饪学校了。
她忙的不亦乐乎,王爷却有些闷闷不乐,本以为送了两个好厨子,美人就解放了,谁承想又忙起来了,而且比以前还忙,他也不好意思不让人家教徒弟。
最后等来等去实在是忍不了,他不顾侍卫和店里其他人的眼光,头一次进了苏妙玉店里的厨房。
徒弟们头一次见如此气度不凡,衣着华丽的人进厨房,好奇心大起。有个胆大的笑问:“师傅这位是?”
苏妙玉也闹不清楚什么情况,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安王倒不以为意,微微一笑开口道:“你们继续忙就行,我是你们的二师傅,负责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