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22)
两人一进陆家家门,云晏就对站在院子里等他的陆榕洋抱怨:“榕洋弟弟怎地在我喊你后也不给我个回音,让我好伤心。”
“刚刚太吵了。”陆榕洋在云晏嘴巴撅起的时候接着说:“我怕阿娘被吵醒了正要寻我。”
云晏一下也不伤心也不难过,撅起来的嘴巴也回到原处,连声问起来:“那婶婶醒了没有?我没有吵到她休息吧……”
陆榕洋白白软软的小脸蛋上没什么表情,和面对陆芸花时不大一样:“无事,阿娘睡得沉。”
他转移话题:“阿姐的摊子如何?”
云晏:“林婶和祥二叔正陪着姐姐呢,我们走时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然后他才仿佛想起还要介绍一下旁边的师兄:“这是我师……我阿兄,名唤柯耿,你叫他阿耿哥哥便好。”
柯耿和陆榕洋两个人正正经经互相问完好,云晏已经急不可耐了:“榕洋弟弟,我们今天有三个人,来玩布团儿如何?”
“好。”陆榕洋没什么意见,回自己屋子拿了沙包出来,给两人讲解一番游戏规则。
柯耿这才知道为什么师傅昨日让他来帮忙时云晏特别高兴的样子,原来是游戏少一个人要他上来凑数。他听完规则后拿过沙包颠了颠,熟悉着这种陌生的手感。
“只要砸中中间的人就可以了吧?”
.
陆芸花正在灶前忙碌着,里面的小桌子坐满了人,现在已经是不知道第多少波客人了。好在还有林婶和秦婶帮着端面招呼,不然陆芸花可是要忙死。
她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有如此多的客人,感觉又一次被陆家村的村人们感动了。
因为今天的客人几个来往路人外,多是村里人听秦婶和林婶说她又把摊子支起来以后前来捧场的。
秦婶先是和六叔前来吃了面,回村不久后又带着好多相熟的朋友前来,秦婶还把祥二叔和六叔都赶走了,说是她和林婶两个足够。
陆芸花听着食客们大声的赞美和两个婶婶轻快地招呼,拉开手里的面团,汤锅升腾起的香云驱散了早春的寒凉,伴着不同语调的说话声,正是温暖又普通的人间烟火气,也给陆芸花的脸上挂上不自知的笑容。
没那么温柔甜美,却很真实可爱。
不知不觉就忙碌了一天,因为许多乡亲们捧场,摊子一直很热闹,到后来来往路过的路人多起来,路人闻着空气里的香味,又见每一个从里面出来的食客都是一副满意的不得了的样子,多是犹豫几下也点一碗鱼汤面尝尝。
陆芸花虽然定价不高,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但因为筛过的麦粉价格贵,所以汤面分量并不多,因此还是有不少人饭量大觉得分量太少,虽然心动于鱼汤免费续,还是在摊子前面询问一二便走了。
陆芸花倒是没什么反应,对着这些客人们说:“我家也做蒸饼生意,量大价低,大约从明后日便开始,要是客人有兴趣可以那时再来尝尝。”
她今天看了面种,感觉发酵状态很不错,准备今天回去就蒸一锅试试,正巧吃了两天鱼汤她也腻了。
忙了一天生意,在下午两三点的时候东西便快要卖光,秦婶和林婶这时才从忙碌中歇下来松一口气,被陆芸花劝着回去休息,两人见她拉了一早上面还神采奕奕不见疲惫,又听她说力气变大的事情,诧异间还是听话地走了。
毕竟这是陆芸花一个人的生意,终归要她自己撑起来的,现在又听她变得力大无穷,最后关于安全的担心也消失了。
陆芸花守着摊子,望着远处发呆,就见两个人骑着马儿从远处来。
怎么好像是冲着摊子过来的?
第12章 母亲问责
确实是冲着摊子来的,摆摊的地方是大路的一个分叉,马儿载着它们的主人,不多时就到了陆芸花摊子前面。
马蹄跃起,激起一阵尘土,好在他们离摊子还有些距离,没把灰尘溅到食物上。
从马上下来两个汉子,为首一个皮肤极白,眉梢微挑,眼睛狭长。他一下马就顺手从衣袋里摸出一对白玉球放在手里盘玩,全无赶路的风尘仆仆,风流倜傥的样子,活脱脱一个风流不羁的纨绔公子哥。
他身后的应该是随从,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一把大胡子连着旺盛的头发,乱丛丛地遮住了脸,只从他浓重的汗毛缝隙中看得出他的肤色是极为健康的古铜色。
随从看见摆摊的是个小娘子,先是一愣,又有些拘束地放轻了声音:“敢问店家卖的是什么?”
现在的人识字的不多,所以很多店铺会在门口挂上布旗,上面用图像标志出店铺所卖的东西,这种布旗叫“幌子”。陆云华家从前没有专门去做幌子,但今日营业一天,她感觉回答了无数遍“卖的什么”这个问题,觉得做个幌子其实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