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民国做教育(205)

作者: 云晓 阅读记录

徐瑶表示过反对,但校方置若罔闻,因为课表上也没有明显的显露出来,学生大多阅历浅,很容易被忽悠。

最后这件事闹得双方是不欢而散,徐瑶由此也就离开了女校。

离开女校后,徐瑶将精力放在了《燕京女青年》的编撰上,同时还接了书刊翻译的工作,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作为普及性文本。

《燕京女青年》在更名后,也转换了之前一板一眼女权杂志的风格,更多的开始偏向娱乐向,开始靠近女性青年的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家庭事业、男女感情等多个方面都有涉及,内容不像《平权报》那样干瘪直白,风格也变得温馨。

伴随着这些改变的是《燕京女青年》销量的大幅度上涨,所面对的读者下至十五六岁的女学生,上至五六十岁的当家主母。

无论是事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亦或是姨太太都能够在这份报纸中找到她所需要的。

离开女校后,徐瑶便搬到了报社附近的一家旅店里,租住了一个小院子,因为看中院子里的那树杏花,便租来下来。

《燕京女青年》在壮大的同时,也正是成立了属于女青年的记者团,这些记者大多驻扎在各大都市,采访各地的风土人情。

同时,《燕京女青年》的编辑也不再是当初的三人了,有着近十位的主编,此外还有十几位特约编辑,整个队伍壮大了不少,已经很少缺稿子了。

徐瑶是在初夏接到如梅来信的,如梅作为《燕京女青年》的特约编辑,可以说为报纸贡献了不少精彩的文章。

两人虽然有半年未曾相见,但彼此通信不曾断绝,俩人在信中会提及彼此的处境,有时也会附上自己最近写的小诗。

见如梅在信中提及她的夫妻生活是和睦的,言语之中也弥漫着幸福的气氛,徐瑶是真心为她的好友高兴。

在最近的来信中,如梅提到她已经怀了身孕,正好这段时间《燕京女青年》步入了正轨,而她也刚从女校辞职,时间刚好空出来了。

徐瑶就决定去金陵看望如梅,正好少言也提到了他的工厂最近也是红红火火的,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邀请徐瑶去参观。

想到金陵和上海相距不远,徐瑶打算先去金陵,毕竟怀孕对于女性来说是件大事,她怎么都还是有些担心的。

见到如梅的时候,她的气色看起来并不好,穿着湖蓝色的旗袍,完全看不出有身孕的样子,或许是因为三个月还没过显怀的原因。

两人一见面便有着许多说不完的话,那些寒暄客套的话全都给省了,徐瑶看着如梅苍白的面色,一阵担心。

“放心,我没事,就是肚子里这小东西磨人,这段日子是吃什么吐什么,去看过了医生,医生说是正常的孕吐。”

徐瑶看着如梅没精神的模样,原本一个神采奕奕的姑娘突然变得这样病恹恹的,徐瑶怎么都有些心疼。

“那也不能老这样,你可身体也受不住呀!”

徐瑶在来的路上,想着孕妇大多爱吃酸的,便买了些新鲜的水果,还用用山楂制成的果脯、点心。

这会见徐瑶带来了的东西正是她最近想吃的,便不客气的吃了起来,小姐妹见面自然是叙旧情。

“季舒先生呢?”

徐瑶和如梅说了半天话,忍不住问起了季舒先生,如梅一面吃着果脯,一面随意的答道:

“他去学校上课了,这会应该快回了。别管他了,听说你几个月前被捕了,到底怎么回事?”

“你这话听谁说的?”

这件事徐瑶就没主动和别人提起过,如梅更是只言片语都没说起,就是免得如梅担心。

“你别管谁说的,到底怎么回事?”

“也没什么,就是刊登的内容激进了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许多报刊不都会有这一步吗?”

“……你呀!”

如梅看着徐瑶无所谓的模样,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瞪着徐瑶,嗔怒了一句。

就在两人谈话的时候,一个脆生生的小姑娘的声音在门口想起,徐瑶回头看,是一个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十三四岁的小女孩。

“易之姐姐!”

徐瑶一把抱住了扑过来的小孩,捏着小孩的鼻子,问道:

“湘儿这是下学了?”

“嗯,易之姐姐你上次来金陵怎么都不来看望湘儿?是不是不喜欢湘儿了?”

“怎么会?姐姐最喜欢湘儿了,来,看姐姐给湘儿带了什么。”

说着徐瑶便取出了一本书放到了小孩的手中,赵湘看到书喜笑颜开,但看到院子里的身影,立马将书藏到了身后,也不和徐瑶闹了,藏在如梅身后。

“季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