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恶婆婆以后,她不再作妖(216)+番外
五官端正,基本取决于她的审美。再者就是文化水平,识字即可,毕竟这个时代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读书,能认识基本的文字已经是很不错了。
最后当然是言行谈吐了,一个能说会道且高情商的员工可以给她的铺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昨日因为婚宴搁置了一天,她今日要面试的人就更多了,一直忙活着连午饭都是匆匆搪塞几口。
直到黄昏将至,她才终于面试完了最后一个人,连忙吩咐云烟关了铺子,把门口的招聘启事给揭下来。
云烟这两日跟着她面试看了几百名男子,各形各色的都见过,完全刷新了她的认知。
经此一事,她发现自己对男子快没有想法了。
云烟揭完招聘启事,便揉作一团扔进了纸篓里。走回来看到江暮雨满面疲惫的模样,有些心疼地道:“娘娘这又是何必呢?这些事情明明可以交给下面人去做就好了。”
江暮雨自顾捶打着肩膀,说道:“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够亲自做的事情就绝对不经手旁人,毕竟挑的都是我需要用的人,当然要合自己的心意才好。”
“好吧,娘娘已经选定好人员了吗?”
“嗯,今日便面试最后一批了,我择定了三十二个人。”
“这么多?”
“多吗?我名下几个铺子都是需要跑腿小厮的。”
云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娘娘您是在为着其他铺子做打算,难怪一连忙活了好几日。”
“那是自然,能够一劳永逸何必多受波折?”
“娘娘说的是。”
主仆二人收拾一番便动身回了王府。
刚到府门口正好遇到从马上下来的梁轻尘,她也懒得再等,直截了当地问:“圣上是不是正在为着江南水患的事情烦忧?”
梁轻尘愣了一瞬,望着她:“今日才刚收到的捷报,你如何得知?”
第141章 献策
闻言,江暮雨就知道有希望了。
想不到那么多事情都改变了,国之大事还是与原文一样啊。
此时江南一带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水患,由于即将入秋,逢丰收之际,天降大雨,使得那一带的农田都遭了殃,若不及时治理,只怕百姓今年要颗粒无收。
江南一带为天乾的粮食命脉,出此水患会令国之经济大受损伤,皇帝忧心忡忡,在全国广纳良策。
而原文中便是女主的哥哥沈墨峰提出的治理水患的方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这也为他以后高中状元作下了铺垫。
虽然江暮雨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朝中那么多大臣,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合理的计策,却让一个远在杭州的年轻人捡了漏。
莫非这就是强大的主角光环指引吗?
既然如此,她就做破坏这个光环的人吧。她倒要看看没有了这件事的功劳,对以后沈墨峰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江暮雨没回答梁轻尘的话,心情颇好地往府里走,穿书这么久以来,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剧本在手的快乐。
第二天,江暮雨早早就坐着马车去了文府。
柳翠芙得知她来了,连忙出府迎接,“不知王妃娘娘亲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江暮雨懒得跟她客套太多,摆了摆手道:“本妃就不进去了,本妃现在过来是要接你去牢里看望文修,你稍微准备一下,本妃在马车里等着你。”
柳翠芙闻言,猜测她应当是已经有了计策,喜出望外,连忙道:“娘娘稍等,我去收拾一下就来。”
“嗯,别忘了带上笔墨纸砚,有大用处。”
“是。”
柳翠芙立即回到府里,收拾出来一个包袱。
她倒是没敢让江暮雨久等,不过一刻钟就出府上了王府的马车。
离大牢越来越近,柳翠芙既喜又忧,喜的是一会儿就可以见到夫君了,忧的是夫君如今身处囹圄,处境一定十分艰难。
江暮雨看着她的神情,说道:“你对你的夫君倒是真心。”
闻言,柳翠芙笑了笑,眼底尽是柔情,“当年我还是国公府小姐的时候就钟情于他,我不在乎他出身贫寒,能够嫁给心爱之人是我此生最满足的事情了。”
当年柳翠芙为了嫁给文修,和国公府闹掰了,否则此次她也不会求到江暮雨这里,也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吧。
不多时,马车便停了下来。
江暮雨走了下去,环顾一圈,四处都是手持兵器的侍卫,可见监管相当严格。
她们一走过去就被拦在门外,士兵冷声问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柳翠芙道:“各位小哥,我是大理寺少卿文修的夫人,我是来看望我夫君的,还望各位通融一下。”
“你们可有通行令?”
“这……”柳翠芙担忧地看向江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