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际女药剂师在七零(20)

作者:苏佑蓁 阅读记录

杨云恺打个哆嗦:“奶奶,你别吓唬我们,太可怕”。

杨奶奶:“有可能,能长多高,除了随父母,还有长身体的时候能不能吃得饱,长期饿肚子是长不高的”.

杨奶奶是真的怕孙子孙女们这几年吃得太差,伤了根基,随意一场病,人就没了,或者长不高,影响寿命。

杨云峰:“过了年我就九岁了,我多进山找吃的”。

杨奶奶:“九岁也还小,没事啊,奶奶藏有东西,村里人盯着不紧了,奶奶可以用东西换粮,不过你们不许和任何人说。”

杨慎炜点头:“不说,不让人来抢”。

杨沅小小声:“绝对不说”

三个较大的连声说绝不和人说。

......

杨玥默默看他们谈话,思维发散,这里的人普遍矮小,一米七以上称上高个子了.

想到原主记忆里的信息,有件事她非常想不明白,这么穷了,一年到头真正能吃饱饭的也就过年那几天,有些人家过年那几天也不能吃餐饱。

但是,即然吃不饱,为什么还生这么多小孩呢,据她所了解,村里基本上每对夫妻都生五个孩子以上,竟有生八个的,生三个很少,生一个,两个的更少。

生那么多孩子,养不起,营养跟不上,生病重一点,小孩就没了,读书更供不起……,她现在的身体也很矮,几天了,还不能适应。

算了,不想了,她和这里的人不知隔着几个星系,想法和价值观自然不同,她想不通的事,这里的人习以为常。

天黑透,所有小孩上床后,杨玥把买粮食的订金给禾叔婆送去,拿回一个简单的合约纸条。

回来时灶房灯在亮,她过去一看,杨奶奶在切她拿回来的肥肉,原来置放大煮锅的灶,石锅正放上面,下面小火烤着。

杨玥想到石锅的重量,和杨奶奶说:“阿奶,以后搬动石锅我来,你别抬,扭到腰就不好了”。

杨奶奶答应得干脆,刚才搬石锅是勉强了,孩子们还这么小,她还不能现在就下去找老头子,她要是撇下这么小的孩子离开,老头子会怪她的。

肥肉切完了,杨奶奶舀玉米面放陶盆里,用陶罐里的开水烫玉米面,等玉米面搅匀,放些黑面,一起搅,搅成絮团,然后用手和面,面团和匀了置放醒发。

石锅小火烤了许久,杨奶奶才灭火,等锅凉了,锅内清洗一遍,把肥肉和水放下去,才重新生火。

没多久,馋人的肉香味传出来,杨玥抽抽鼻子,这肥肉靠油真香,怪不得杨奶奶等到差不半夜了才练油。

在杨奶奶指挥下,杨玥把油渣和油乘入陶罐里,石锅余留一层薄油,杨奶奶把小剂玉米面团按扁,放入石锅,一个接一个,一轮熟了,刷点油,接着做下一轮。

杨玥看一下灶里的火,擦擦手,拿一个玉米饼吃,这么香,馋死她了,饼很香,也很好吃,不过如果把黑面换成白面,口感更好。

杨奶奶也吃了一个,说:“这饼颜色太好看了,混了黑面还是很好看,危险,应该煮点板蓝根或者紫色大薯,用那水来烫玉米面,染上色,烙出来的饼没那么出色”。

“下回煮吧”

“也是”

“小玥,你外面还藏有五十斤玉米面的是真的吧?”。

“真的”。

“那我想你拿五斤回来,加五斤玉米粒,存下来的草药,寄给你大伯和你爹,你看行吗?”

“玉米粒不好煮,不是说那边柴火少吗,全寄玉米面吧,小米也寄点”。

“不,不能全寄玉米面”。

“还有一条腊肉,一起寄吧,能保下玉米面吧”。

“还是不妥”。

“行吧,你决定,明天一早我去拿十斤玉米面回来”,这些人事她不了解,还是别坚持了。

次日清早,杨奶奶刚起来,杨玥也随后起来,出去一趟,提回十斤玉米面,玉米粒队里分粮还剩有一些,她就没拿。

早饭是火候足的小米粥,金黄色的小米粒上面浮一层米油,金黄的玉米饼,切细的咸菜,份量足。

杨云峰看这些饭菜发愣,他这才躺了几天,饭桌上就发生大变化,饭菜一天比一天好,到现在伙食提升了一个层次,仿佛他躺的是一个月,不是才几天。

尽管疑惑,但没问出口,他奶奶和姐姐都有问题,有事瞒他,从村里传出爷爷从阴间回阳间惩人的流言后,奶奶天天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姐姐看着没什么改变,但确是在变,他好像错过了什么。

这一天,杨玥还是进山,距离1号营地不是很远,一处较平坦山林中,真的不远,从1号营地步行约四十分钟,到达一条宽约十几米,两头不知通向哪的深沟。

过了深沟,转过小半山头,便是杨玥选择开荒种冬小麦的地方,她会选这里,是因为这地方向阳,这里的人轻易过不了那条深沟,不容易被人发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