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恶妇又开始得宠了(534)
它们跟铁器同理,破碎多少,被掩埋的就该就有多少。
此话一出,刘承林眼底闪过阴狠,不过随即掩饰的极好,全力配合调查。
三部门联合办案,在晋王的建议下,众人立即赶往郊外掩埋场,兵部调了数百京郊皇城驻军,热火朝天开挖。
从中午一直挖到凌晨,堆成山的破碎物过称完成。
得出来的重量,让在场官员面色一沉,足足比破碎前少了一半。即使有损耗,也不可能如此巨大,只不过破碎之后没有价值,掩埋场的官吏草草了事。
晋王望向刘承林,“大人,报废物少了一半,不知兵部会作何处理?”
刘承林脸色黑得厉害,当场下令逮捕主持报废流程的库部司郎正、员外郎等人。
众人返回京城,谁知郎正家已经人去楼空。郎正不过从五品,俸禄并不多,家中院子不大,但屋里的摆设可不便宜,上等青花瓷瓶,红木酸枝家具……
员外郎家同样失踪,但家中妻眷尚在,被捉进大牢审问。
一天一夜不眠不休,马上快到早朝,众人打算回府休憩一翻再复旨,谁知夜空中“咻”一枝箭射过来。
箭不长眼,差点射中晋王,害得他惊叫间从马背摔下。
护卫戒备,将晋王团团围住。
冷箭被捡过来,上面绑着纸条,等晋王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不禁脸色顿变。
上面写的,是失踪兵器的藏匿地址。
事不宜迟,众人调转马头再次出城,借着黎明的光赶向一百多里外的皂幕山。
一夜急驰,火龙在黑暗中盘旋,在晨曦冉冉升起时赶到皂幕山。
皂幕山人烟稀少,山势陡峭,但坐西向南光阳通透,晋王留部分官兵守在山脚下,其余的四下分自上而上展开搜查。
到中午左右,有官兵传来消息,在半山腰发现一个山洞。
在官兵的带领下,众人前往山洞。
山洞很深,大家举着火把进入,约摸走了一刻钟左右见底,山洞里堆了几十个大木箱。
从兵部发出来的货,一律都是有标志的,木箱的左面标着红漆写的“兵”,果然是半年前失踪的兵器。
官兵刚要向前打开,却被晋王叫住,“等等。”
山洞偏僻,箱子上落着灰尘还有蜘蛛丝,晋王举着火把向前,脚下突然咔嚓一下发出声响,低头一看竟然是块鱼符玉牌。
玉牌被踩碎,但很快拼凑起来,晋王震惊的目光望向刘承林,“刘大人,你可以解释一下吗?”
鱼符玉牌,向来是官员的身份象征,上面俨然写着官职。
刘承林错愕,下意识摸向腰间,腰间空空如也,“这不可能,我昨天还带着的,而且昨天到现在一直跟各位在一起。”
他无法解释随身佩戴的玉牌为什么会出现在山洞,但肯定有人栽赃陷害。
“各位昨天早朝可有看到刘大人佩戴玉牌?”
早朝议论国事,谁也没有注意到刘承林身上是否有佩戴玉牌,但刘承林很快想起来,早朝等宫门开时,当时车马人流甚多,自己不知被哪家下人撞了下。
当时他想着兵工坊被晋王拦截的条件,一时间失了神,玉牌估计就是那时被偷的,真是大意了。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栽了。
晋王不信他的措辞,继续观察堆积的箱子,现在其中一只箱子有新鲜的残缺手印。
从痕迹来看,不久之前确实有人来过山洞。
第四百零八章 这是道送命题
箱子很快被打开,里面放的全是锋利的兵刀,正是之前失踪的那批。
从山洞出来,大理寺秉公执法,请刘承林到大理寺走一趟。
刘承林有口难辩,一路上他没再说话,神情沉静而肃穆。
三部联合办案,案子还没查清,倒先把兵部折进去了,皇帝的脸色极其难看。
不管怎么说,兵部在报废兵器上的里外勾结是跑不掉的,那些被调包的废铁以及消失的皮革遁甲都到哪去了?
经年累积下来,足以装备一支军队,而且这些都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完成的,这让他如何能睡得着?
尚书跟侍郎都是心思缜密之人,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数年如一日玩这把戏而不被察觉,这事传出去有谁信?
皇帝愤怒到了极点,“严查此案,不得走漏风声。”
他不禁想到那两片被焚烧的纸片,真的会是他干的吗?
皇帝心烦意乱,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宣肃王。”
周福海回禀道:“皇上,肃王这两日身体不适,在奉国寺静养。”
皇帝有些诧异,肃王早年体弱多病,后来皈依佛门后就没病过了,如今乍然得知他生病,还真是让人唏嘘。
老了,他们都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