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后娘巧种田(337)+番外
“哇,这么多……”
四个萝卜头,开始低着头,嘀嘀咕咕的说起杂耍那些稀罕的招数来。
看着四个萝卜头比在家要活泼许多,苏木蓝是会心一笑。
她在现代社会时是工作狂,所谓的繁忙之余的休闲,不过是自己做些插画,点心类的,换一换心情,偶尔会跟朋友一起出去旅游,不过因为惦记工作,时间很短,次数也很少。
以至于她到了这里,对于出去玩闹的事儿,也不太主动。
苏木蓝时常觉得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所以孩子们才既宅又一门心思的扑在读书或者做活上头。
现在白石堂引了这个头,苏木蓝觉得还不错。
人嘛,多出去走一走的,玩闹一番,挺好的。
“你们也别慌着玩,午饭时交代你们的事儿可都记住了?”苏木蓝笑着问了一句。
“记住了。”四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应了一句。
“说说看。”白石堂接了句话。
“若是在县城走散了,就去朋来客栈等着。”
“若是走到认不得路的地方,就寻人问路,最好寻妇人或者孩童,而且要多问几个人,确定她们说的一样。”
第504章 不要慌(补月票加更16)
“还要记住一点,要是有人说我带你去吧,这里有近路时,千万不能跟着去。”
“不认识的人给吃食,喝的,都不能接,更不能吃。。。”
“要是有孩童或者妇人喊你帮忙,若是问路可以指路,若是要钱可以给几文钱,但若是对方要你带她去什么地方,断然不能去,因为想让人帮忙的话,他们都会去找身强力壮的大人,不会找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
四个孩子一人一句,把自己所记得的都说了出来。
听得白石堂和苏木蓝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
十五元宵节,县城热闹,人很多。
这人一多起来,势必也就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人挤人的,若是不小心撒了手,便容易寻不到了,教孩子们应对这种突发状况,很有必要。
白石堂和苏木蓝从昨天开始,便将这些小技巧一一教给孩子们。
孩子们也知道轻重,学的十分认真仔细,这会儿回答的也是条理清晰。
“不错。”苏木蓝笑道,“你们记得很清楚的,剩下的那些我便不问了,你们只需记得一条,无论遇到什么事儿,一定不要慌。”
“越慌越容易出错,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好好看一看自己的状况,再看接下来要怎么做。”
“嗯,娘放心,我们记得。”四个萝卜头再次重重地点了点头。
孩子们一向都是乖巧稳重,不让人多操心的,今天难得出来逛灯会,苏木蓝也不想让孩子们带着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便不再多说,只问白石堂待会儿先去哪里。
苏木蓝虽说也时常来县城,不过每次也都是来去匆匆,从没好好逛过,对县城里头元宵节时哪里最为热闹,哪里有好玩新鲜的玩意儿,还真的不了解。
白石堂先前久在县城做事,对县城十分熟悉,对这些也最为清楚。
“去了县城,先把牛车停到客栈那里,从客栈那步行往东走,东街那最为热闹,等转的累了,再去南街那吃点东西,南街那小吃最多。”
白石堂道,“到时候再回客栈这边来,时辰上也是刚好。”
见他已经筹划好,苏木蓝微微点了点头。
看着孩子们在那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元宵灯会的事儿,还有旁边往县城走的其他牛车上头的人也都是说说笑笑,兴高采烈,苏木蓝忍不住也仰了仰下巴。
她对这元宵节灯会,也有了一些期盼呢。
牛车缓缓行驶,到县城的时候,人比在官道时,也多了一些。
一路赶到朋来客栈,将牛车停好,便先到房间里头洗了把脸,略歇上一歇。
店小二见是一家六口,便殷勤的推销客栈里头的饭食,“客栈里头备的有清粥小菜,客官吃上一些,一路走去逛了灯会正好,也免得只吃外头的吃食,迎着风吃的难受。”
元宵节虽然热闹,可这天儿却是冷的,尤其这个时候,到了晚上还有些冷风,逛着看花灯倒还好,迎风吃东西的确是容易难受,尤其还带着孩子们。
第505章 走马灯(补月票加更17)
这会儿在客栈吃上一些,等走的累一些了,再寻个摊位略点上一点,倒也合适。
且赶了许久的路,天色不早,这会儿也觉得肚子有些饿。。。
白石堂见苏木蓝也点了头,便领着孩子们在一楼大堂那吃了些饭食。
宫保鸡丁,芹菜豆腐干,酸辣藕丁,蒜蓉菜心,外加酸笋老鸭汤,配上葱花饼,热乎乎的吃上一顿,等到天擦黑的时候,一家六口便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