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暴徒(352)
“诺!”那人也不多问,接过钥匙就出门离去。
扶苏见此才长出一口气,眼神深邃道:“我们是兄弟!”
“陛下,臣将闾求见。”正在此时,门外忽然响起将闾的声音。
扶苏一愣,略微收拾仪容,正正神,朗声道:“进来。”
门被推开,将闾挺拔的身形出现在大殿之中,他脸色有些急道:“陛下,南边传来消息,刘邦和项羽击败章邯后,一直在整顿兵马,划分地盘,南边如吴邴、邓宗先后投靠了二人,以沛县为界,西至南阳都是刘邦的地盘,东到大海全是项羽的地方,现在项羽拥兵近二十万,刘邦也有十五万人马。
而且,据不准确消息说,他们已经再次结盟,可能…要挥军西进咸阳。”
“什么?西进咸阳?”扶苏一愣,他以为二人会去进攻赵军,不论是从战略性还是从私人角度,他们攻打赵军的可能性都大些,可是他们居然会直接来攻咸阳。
将闾犹豫道:“消息还没得到证实,陛下也不用太担忧。”
扶苏缓缓闭上了眼睛,略为沉思道:“朕明白了,他们直攻咸阳并不是没有理由,毕竟我们南阳和三川的兵马确实不如二弟的兵精锐,还有二弟现在困于北地,他们不会受到两面夹击之险,况且直攻咸阳更有挑拨我和二弟的关系之意,若二弟真的来救,说不定他们又会攻占临淄几郡,真正解决大患,这一手真是高啊。”
“那我们该怎么办?”将闾问道。
扶苏听后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既然他们要来,那就跟他们打,朕倒要看看这个刘邦和项羽到底有何厉害,至于二弟那里,朕不会强令他什么,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这…”将闾一愣,其实他和赵军一直有隙的,可是国难当头,他又不好多说什么吧。
“下去吧,朕累了。”扶苏摆摆手,脸上露出疲惫之色。
将闾看了扶苏一眼,躬身抱拳道:“是,陛下。”
等将闾走后,扶苏突然又睁开眼睛,思绪道:“二弟啊,都说你打仗厉害,朕也想与比一比,御驾亲征,不胜便败,朕不想当一个无能的皇帝。”
扶苏的口气很缓慢,但却很坚决。
-------
砀郡,一座深山内。
赵甫和赵妙同时出现,二人此时的眼中都有些疯狂。
“准备好了吗?”赵甫对赵妙问道。
赵妙眼中闪过狠厉之色,道:“为了父亲的遗愿,我准备了二十几年,只是可惜不能杀赵军为父亲手刃仇人。”
赵甫安慰道:“妹妹,放心吧,只要扶苏一死,咸阳必破,秦朝的根基也会丢失殆尽,那时单凭赵军又如何对抗天下豪杰,早晚死路一条,而且肯定比我们死的还惨。”
“我相信,只是我有些担心,扶苏不太好刺杀,我们死了倒无所谓,可若不看到秦朝败亡,我实在不甘心啊。”赵妙几乎病态的道。
赵甫道:“这个你放心,现在咸阳没多少兵马可用,项羽、刘邦皆豪杰,一旦他们提兵西进,咸阳必竭力防守,扶苏的守卫必然也会松懈,那时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而且,我们也没有选择了,赵军身边的影子和听风者都不是我们能对付的,尤其是白影的狠辣,还有穆宁这个女人的难缠,我们根本没机会,所以只能杀扶苏。”
赵妙听后无奈的点点头,她实在不明白,赵军怎么会训练出两支如此厉害的细作,况且赵军本身就是武艺绝高之辈,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要刺杀他,实在是难如登天。
第一百六十章 请兵
项羽刘邦总于出兵了,联兵三十万进攻三川郡,并以五万兵马为侧翼,威胁南阳,稳稳拖住了王贲的人马。
扶苏御驾亲征,征调亲卫军四万、以及应天府十万守军支援三川,加上三川郡五万兵马,也有近二十万兵马。
不过,扶苏依然落于下风,项羽、刘邦接连出手,朝廷渐显颓势,战火燃遍了整个三川郡。
巨鹿城内,赵军正在房里看着关于三川郡的战报,最后又把战报递给左右的尉缭和蒯彻。
等二人看后,蒯彻先叹口气道:“刘邦项羽发展的可真快啊,二十万防守三十万,还落了下风。”
赵军脸色沉思道:“刘邦项羽都是当世枭雄,手下文武如云,陛下身边只有蒙毅大人,武不过李由之辈,落入下风并不奇怪。”
尉缭笑了笑:“呵呵,朝廷把战场选在三川郡防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三川郡地势开阔,刘邦项羽有很大的战略空间,朝廷兵马只能疲于应对,如何能取得上风,若是舍弃三川郡,防守函谷关,刘项根本不可能取得上风。”
赵军点点头表示赞同,暂时舍弃一郡之地,换取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是很划算的,而且可以弥补兵力不足的缺点。
可惜扶苏不懂存地失人的道理,硬盯住三川郡不放,当然,或许朝廷内有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是扶苏是皇帝,舍弃疆土的名声他不能背。
蒯彻此时道:“这也不能全怪朝廷,毕竟敖仓可在三川郡,那里有天下三分之一的粮草,让出三川郡就等于丢了敖仓,刘项要是得此粮草岂不越打越强。”
“说到底,大哥还是怕本候见死不救,若他相信我,就算丢弃三川郡又如何,本候岂会做看刘邦项羽占据敖仓。”赵军开口道。
尉缭问道:“那侯爷是打算出手了?”
“是。”赵军点点头道:“在怎么说,这是我大秦的江山,刘邦和项羽也太猖狂了,他当真以为武臣和臧荼就能拦得住本候,哼,妄想。”
尉缭点头道:“侯爷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还得先准备一番,解决后顾之忧。”
赵军听后道:“恩,那两样东西总要先让士兵适应,武臣和臧荼也要先解决掉一个,只是朝廷那里我怕他支持不了多久。”
想了想,赵军就道:“这样,蒯先生,麻烦你去北军见一趟蒙帅,请他发兵支援朝廷,告诉蒙帅,赵军,永远是大秦的赵军,也永远是他的徒弟。”
“诺。”蒯彻知道,扶苏一直对赵军有防备,所以北军的兵马在武臣与赵军交战时,依然有大部分兵马挡在太原东边的井径关,当然不是在防备武臣,他这时根本没多余的兵马西进,而是怕赵军打败武臣,趁势西进。
现在赵军让蒯彻去说服蒙恬,就是为了让蒙恬消除戒心,除防备匈奴必要人马外,能有兵马支援朝廷。
赵军相信,蒙恬还是信任自己的,只是之前一直碍于扶苏的命令,现在三川郡危,想必蒙恬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第二日,赵军就下令,让胡亥和曹无伤去调集临淄新型军械北上巨鹿,整顿兵马。
“老大,终于要用那两件东西了吗?”曹无伤听后一脸喜色。
胡亥也兴奋道:“哈哈,这次一定要把天下反贼消灭殆尽。”
“去吧,速去速回,先把这两件东西用于此地,就当是练手了,之后我们再去三川对付刘邦项羽。”赵军眼中充满了自信。
“诺。”二人当即应声,随后转身离去。
赵军见二人走了,就吩咐唐厉、灌婴和英布几人加固城防,面对臧荼和武臣也不出战,只等新军械到了,就拿他们练手,让士兵在战斗中熟悉新军械,磨合配合。
而蒯彻这一日也出发了,在十几名铁卫保护下,悄悄到了北疆。
现在的北疆,特别是河套一带,已经不是赵军数年前见到那个北疆了。
如今的河套地区土地肥沃,耕地、百姓稠密,还有数不清的牛羊马匹在被放牧,内地的战争一丝也没有影响到边疆,如此可见蒙恬的能力。
当然,最耀眼的当数九原城了,高九丈,长宽十余里。
虽然九原城在长城之南,可因为是处在边疆的原因,所以城池主要以坚固为主,棱角分明,充满军人的刚毅和边塞的狂野,就如同一只巨兽匍匐在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