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桃(272)+番外
赵光水很心疼地捧着她的手,给她轻轻地哈气取暖,“你看,手这么冰,小心冻伤呢。”
女孩的手掌柔软温暖,低垂着漆黑的眼睫,唇边一团白气,还围着去年谭明梨给她织的粗线红围巾,轻声心疼埋怨人的样子看着可爱极了,特别招人喜欢。
谭明梨笑起来,轻轻地挑了挑她的下巴,柔声说:
“这不是有你在吗?有劳我们谭太太替我暖暖,好不好?”
赵光水便红了脸,点点头不说话了。她喜欢听梨姐姐这么称呼她。
她只是将谭明梨的手握在唇边亲了亲,又捂了一会儿,等女人的手没有之前那么冰,这才牵着她继续往里走。
进房之后就暖和了很多,爷爷正在里面等她们,见她俩进来便站起身,很高兴地朝她们招了招手:“小水!”
又朝谭明梨和气地点了点头:“明梨,你来了。”
“赵爷爷。”
谭明梨恭敬地向老人微微颔首,温声说:“我跟小水一起来给您拜年,祝您过年好。”
赵鸿梁是一个清癯消瘦的老人,个子很高,短短的白头发,穿着夹克衫,腿脚曾在年轻当兵时受过伤,不太灵便,需要拄着拐杖,但是身形却很笔直,嘴角有常年严肃地抿着嘴唇而留下来的纹路。
但他看向赵光水的目光却非常柔软,望着谭明梨的神情也很温和,含着淡淡的赞赏。
赵鸿梁细细地看了看谭明梨,见她不卑不亢仪采端方,比她年少时更加沉稳持重,便满意地微笑起来,和蔼地笑道:
“小水的眼光比她妈妈要好。”
这一辈的各家孩子之中,一直以来他最欣赏的就是谭明梨。数年前她少年时跟着谭景山来京赴宴,不论风度识见还是样貌品行都极出众,令人见之难忘。
他当年还曾经想过,可惜这个谭家女儿不是个男孩,不然,以谭明梨的性子和风骨,跟他的小水倒是很相配的,他拉下老脸跟旧友说一说,保个媒说个亲也不是不可以。
小水太乖又太腼腆,敏感柔软好说话,重情念旧,待人一片赤忱不知保留,虽然是非常好的孩子,但却也很容易吃亏,何况家世如此优隆,最怕别有用心的男人刻意哄骗追求——打着吃绝户主意的男人只多不少,赵鸿梁心里很清楚。
但小水配谭明梨这样温柔细心而又体贴包容的人,却正正合适。
赵鸿梁之前还很为自己最珍爱的孙女发过愁,生怕她又步自己母亲的后尘,为一个不成器的男人搞得狼狈不堪,甚至想过叫小水一直不嫁人,就这样留在赵家也未为不可。反正他又不是养不起小水。
他只是怕自己视若珍宝的孙女所托非人,为根本不值得的人蹉跎青春。
但是——别人他还信不过,谭明梨却足可以让他信赖。她的品行是出了名的最佳。
赵鸿梁看着眼前温婉美丽的年轻女人,不由得心中暗暗点头。
至于性别,谁在乎?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然看开不少,觉得都无所谓,百年之后不都一样么?
只要小水喜欢,再加上对方人品贵重,那他就打心眼里开心满意。
谭明梨闻言也放下了一点心,轻松了不少,知道这就算是过了第一关。
她微笑着答应了几句,将来的时候带的东西交给保姆奶奶,跟赵光水坐着一起陪赵鸿梁说些话。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再过两天就是除夕,按北方的习俗要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和窗花,赵家的对联都是赵鸿梁亲自写的,墨色很黑,厚重大气,谭明梨看了一会也没看太懂,赵光水便小声地跟她讲那是什么字,其中又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祝福的寓意。
谭明梨一边听一边点头,笑着握了握赵光水的手,柔声说:“真有文化。”
她真喜欢。
要不是赵爷爷在一旁,依她平时的风格,不把女孩拥到怀里亲一亲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现在毕竟还是在见小水的家长,她或多或少得收敛一点。
赵光水没想到她这么胆大,当着爷爷的面也敢跟自己牵手,吓了一跳,但想一想自己已经是跟梨姐姐求过婚的人了,牵一牵手算什么。
要是她这样就被吓得退缩,那她还凭什么跟梨姐姐在一起呢?她是勇敢可靠的大人了呀。
于是赵光水便也按下心来,鼓励了一番自己,轻轻地反握住女人冰凉的手指,替她暖暖手。
赵鸿梁看着下边两个人亲密地轻声谈笑,也不由得欣慰地一笑。
旁的都可以伪装,但爱侣眼中的爱意和那种自然而然的亲近却是装不出来的,他眼光何其毒辣,不至于连这个都看不分明。
小水跟明梨感情这样好,他也极感欣悦宽慰。
晚上三个人一起吃了饭,赵鸿梁叫住谭明梨,温和地要她跟自己再说说话,让赵光水先回她自己的房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