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讲武德(188)
李令俞只当作没听见。
永康继续说:“你能写出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能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既然有这等鸿鹄之志,也有那样的万千柔情,你为何不敢承认,你有心仪的小娘子?”
李令俞听着就是不吭声。
永康见她一动不动,像是真的醉了,就伸手扯了扯她的外袍,没想到裴虞起身过来,给永康行礼:“问公主安,师弟怕是喝了酒,已经醉了。”
永康看着裴虞盯着李令俞,一时间有种被前任抓包的感觉,竟忘了争辩一句。
但在场的人看在眼里,就觉得是裴虞和李令俞二人,因着永康公主起了龃龉。
一时间都偷偷摸摸的时不时注视着他们三人。
永康到底是女孩子,有些羞怯,一言不发,起身带着宫娥回了自己位置。
走之前没好气和李令俞说:“你只管装醉!”
萧鋆见永康回来,笑问:“你和她说什么了?”
永康没好气说:“她喝的烂醉,我能说什么。”
萧鋆远远望了眼,见李令俞始终趴在桌上。裴虞坐在一侧。
他没来由的笑起来。
永康没好气说:“二哥有什么好笑的?”
萧鋆心里笑说,没有误会争执就好。
鹿鸣宴最后在酒宴畅谈中结束,等出宫时,已经是子时了。
李令俞的酒也醒了,精神抖擞的跟在曹印身后,曹印迎面对上永康公主略带怒意的眼神,回头看了眼躲在他身后的李令俞,一时间啼笑皆非。
永康到底没能逮住李令俞,最后就那么不甘心的跟着萧鋆回去了。
李令俞则扶着老学士,跟在曹印身后,一句话不说。曹印最后问:“你和永康公主……”
“我与公主君臣有别。”
曹印见她态度坚决,就说:“你若是当真不同意,在陛下面前尽早答复。早做决断。”
李令俞心说,陛下面前好说,但是北宫那个老祖宗不好说,他脾气太大了,一旦不顺他的心思,他就发疯。
等出了宫门,他让阿符将老学士先送回去。她自己先散步,刚和曹印等人作别,就听见裴虞的马车来了,直接说:“上车。”
李令俞今晚确实喝了不少,而且春夜湿冷,她也顾不了那么多,毫不犹豫就上了车。
裴虞见她眼睛清明,哪有半分醉酒后的模样,这才懂她之前再宴会上,是和永康在玩闹。
他一时间只觉得无话想说。
李令俞见他难得清静,问:“裴大人今晚可尽兴了?”
裴虞:“有你的诗助兴,自然尽兴。”
李令俞不信他今晚和那么多学子推杯换盏,没有结交到二甲的学子们,真是虚伪。
她也不拆穿,只说:“今晚好月色。”
裴虞问:“师弟和永康公主的婚事……”
李令俞见他先开口问了,可见是他急了。
就故意说:“为人臣,自然是听陛下的旨意。”
裴虞听得喟然一笑,一时间生出的都是不能言说的心思,他确实不希望他娶永康,和权势地位没关系。
李令俞觉得他那张苦笑脸十分有意思,就说:“裴大人年长于我,他日花好月圆好事成双,我定然向大人讨一杯喜酒。”
裴虞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他只管直勾勾地看着她,不能说出口的心思,在心里翻腾。
他甚至想说,李令俞,永宁寺那晚,你不该闯进来。
你不该搅了我的局,更不该称我师兄,也不该送我画。
你不该认识我。
李令俞见他眼神不对,心想,他别是怒火攻心,趁着夜黑风高,生出害她的心思来。
她轻咳一声,说:“咱们同朝为官,往后的日子还长。”
裴虞被她这句话逗得笑起来,心里一软,也说:“来日方长。”
送到门口,裴虞也下车,李令俞见他也下车,就说:“谢裴大人捎我一程。”
裴虞只说:“进去吧。”
说完又补充:“明日定然有很多学子邀请你参加宴会,你若是不耐烦,就找个地方躲几天。”
李令俞:“谢裴大人提醒。”
李令俞走后,裴虞还在门口站了许久,才离开。
第二日一早,关于前一晚的鹿鸣宴上发生的事,已经在上都城人尽皆知。
街头巷尾、酒肆、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们,都长了一张利嘴,将鹿鸣宴讲的头头是道,仿佛前一晚,自己参加了鹿鸣宴亲眼见了一般。
李令俞确实呆在家里,闭门不出。
鹿鸣宴后,礼部出经费给城中举行的人才举荐会,宴会的请帖全发到了礼部,李令俞连官署都没去,自然也没收到请帖。
但城中关于她那首大鹏歌,十分推崇,继《青玉案》后,她的又一首诗在上都城被传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