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不讲武德(212)

作者:顾青姿 阅读记录

李令俞忙说:“不敢当如此高称,只是一门技艺而已。”

严择川对李令俞印象不错,父亲也说这少年有些心思。

等三个进帐开会后,决定第二日出发去并州。

严择川和严柏年交代:“你不可妄为,一切听从吕将军的。”

“是。”,严柏年在军令上,十分听话,也十分认真。

李令俞晚上回都督府,阿符已经在城里转了一圈,和她说,城中备战已久。

李令俞也不言语,今日听到彭定西这个人,她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第二日一早出城,他们快马和大部队集合。

在离平城南七十里外追上大部队。

上都城新登科的学子,皆已经授了官,前十名,萧诵将人送进集贤殿书院修书,然后再分拨六部观政,这些人他早做好了安排。

但并州的军情于他来说,就像心中的一根刺。

谢家之事,他思虑之后,还没有下旨。

谢鹏程就称病,呈情想告老还乡。

萧诵在太极殿看了呈上来的奏章,冷笑:“朕最恨,出尔反尔的人。”

刘琨吓得大气不敢出。

萧诵又说:“朕不曾亏待过谢家,奈何谢家屡次犯禁,丝毫没有收敛,子弟骄纵跋扈,纨绔至极,伤人害命,如今闹出人命,皆为家风不正。念及朕与皇后情谊,特赦谢鹏程,可归家。谢家遣子弟去往交州即可,开化教导,以传雅正。方不辜负朕的期望。”

现在不是杀谢鹏程的时候,若是北宫起乱,青州、冀州,是谢家的根本。

他不能急躁。

因为和曹太后的争执,才让他失了理智。

他考虑了几日,朝中风声鹤唳,谢鹏程也以为这次在劫难逃,所以这才上书求饶。

为了太子,谢家不敢赌,倒是裴家坐的最安稳,真真是老狐狸。

他钝刀子杀人,等到最后,让谢家恐慌够了,这才下旨意特赦。

算是给谢家提醒,朕用你们,你们才能荣宠不断。朕若是不用你们,你们就什么都不是。

谢惠荫豁出去的试探了一场,也得到了答案,试探到皇帝和曹太后的意思了。

萧诵废黜太子之心,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谢家该早做打算。

李令俞走后,家里还是惊恐了几天,闭门不出。

一直过了十几日,李黛才出门去了小市,布庄生意依旧极好,她见家中女眷都郁郁寡欢,因着李令俞不在家,家里都是女眷,李姝的亲事也暂且搁置了。

李黛见小柳氏也整日心慌意乱,就拉着小柳氏出门去小市的布庄,让小柳氏陪她。

小柳氏也听话,两人作伴早出晚归,十分忙碌,几日后倒是对外面也熟悉些了。

就是大柳氏有些拎不清,刚开始记恨柳家害姝娘。

后来听说柳家举家被贬回颍川,又动了恻隐之心。让李黛生了好大一通气。

小柳氏劝她:“总归是夫人娘家,不能说恨就恨上了。”

李黛气的眉毛都翻起来了:“娘家?姝娘差点就被毁了!她怎么不想想?令俞不要命一样杀了贼子,才保住姝娘,她如今倒可怜起柳家来了?她到底有没有把我和姝娘放在心上?若不是令俞,我和姝娘可不都毁了吗?”

小柳氏也知道,夫人这人大事上容易糊涂。李令俞平时不爱和夫人说话,私下和她说,你也少和夫人说话,有什么拿不准的问我,别去问夫人。

所以后来,她也是听李令俞的,极少听夫人的。

李黛发了一通脾气才叹道:“我能怎么样?她再糊涂也是我阿娘啊。”

小柳氏看着小市里人来人往,笑说:“幼文总让我出来走走,我总怕给她惹了麻烦,这小市里,到处都是女郎,可见守在家里真是什么都不懂,不是什么聪明做法。”

李黛也说:“李令俞说所谓规矩荣耀,不过是贪念。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如今一心赚钱,当真有钱了,虽然比不上幼文,但是比起在黄家,不知舒爽多少倍,看上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都随便买。如今再回想,在黄家,那过得叫什么日子。”

小柳氏见她说起黄家十分坦然,就说:“你性情爽利,是做生意的好材料。”

李黛逗她:“李令俞说,要给我再开一家布庄。”

小柳氏笑说:“那就开呗,反正她有钱。”

李黛笑起来:“我分你一家。”

“我又不会做生意,。”

“我教你,你就会了。”

李令俞不在家的日子里,李黛和大柳氏生了一场气,倒和家里的小柳氏和周娘子处的挺好。

太极殿的政事五日一议,也不敢轻易烦扰陛下。

曹印大部分在官署中批复公文,这一日收到李令俞的信,让他格外惊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