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讲武德(231)
李令俞也是随口说的,严柏年笑说:“待来日有时间了,陪你去云梦泽寻神仙,去看看这等壮阔的景色。”
李令俞叹笑:“这种时候,就不要提以后,以后,谁说得准呢。”
裴虞心中有事,只觉得这话不吉利,便说:“师弟正年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李令俞也不解释。
等裴虞走后,李令俞看着门口愣神,和严柏年说:“我其实可以确定,彭定西,就是被裴家所杀。”
严柏年皱眉看着她。
李令俞又说:“我拿不出证据。因为时间太久了。那些人都不在了吧。”
严柏年难得认真说:“拿不出证据,就不能确定。不能让人信服。”
李令俞皱着眉,不说话,她拿不到这个证据,确实没有用。
若是回了北宫,萧雍未必不对她卸磨杀驴。
她要拿着能让萧雍保她的东西。
第二日裴虞一走,李令俞就让段功去军中提醒杨彪务必留心并州各地。作为一州主将,若是并州下属中有人叛乱,就是他的责任。
京中对并州军如今的局势尚且满意,萧雍从最开始的暴怒,到如今杨彪火速稳住中军,虽说不尽如人意,但并州没有再闹出乱子,如今又向北回攻,这么下去,拿回朔州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让萧雍的气顺了很多,但萧诵几句没那么顺气了。
萧诵已经收到裴虞的奏报,裴虞奏报中写得很清楚,半月前北宫下令北境三州协助并州稳住中军,等一系列的军令。
几乎是让李令俞携旨在军中开杀,胜者为主将。
并州几乎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归顺北宫,可见武将和文臣完全不同。
他原本调入并州的江南营的人,要么称病回了江南,要么被杀。竟然没有一个和杨彪等人抗衡的。
江南的兵,果真没有和突厥人对战过,就没有胆气是吗?
萧诵不得而知。
在气闷中,竟然又病倒了。
这下将称病在家的曹印也给催出来了。
萧诵病倒时,谢惠荫正好在。因着太后寿辰,谢惠荫如今还要管理者后宫,还是要给太后准备寿辰,便特来太极殿请示萧诵。
正赶上萧诵头痛之症犯了,竟然严重到昏厥了。
谢惠荫短暂的慌张之后,立刻勒令刘琨不要声张,此事秘而不宣,秘密召了医官,自己一直在太极殿侍疾,并让人去请曹印。
始终都瞒着华林园。
曹印半夜被召进宫,太极殿中,只有帝后二人和刘琨,而皇帝还在昏迷中。
曹□□中咯噔一声,缓缓垂首行礼。
谢惠荫温声说:“陛下旧疾犯了,太后寿辰正即,本宫实在是无人商量,只好请中书令大人前来相商。”
曹印沉声问:“不知医官如何说?”
谢惠荫端坐在一侧,似乎是下了莫大的决心:“医官说,陛下沉疴已久……”
“娘娘慎言。”,曹印立刻打断她。
谢惠荫恐惧中带着试探:“本宫也不知,陛下龙体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曹印听得心中叹息,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谢家不在京中,谢惠荫其实并不敢轻举妄动,但也知道寸步不离的盯着曹印等议政大臣,生怕萧诵和华林园背着她下什么手诏。
曹印稍微思索后,便说:“还请娘娘下旨,召议政大臣进宫,一同等陛下醒来。近来北境战事烦扰,陛下心力交瘁,才使旧疾犯了,应该不打紧。”
他要力保今夜不会发生变故。
每一个王朝的更迭,都是在一些不起眼的瞬间,更改了王朝的命运。
他如今是中书令,万不可让朝政动荡。
谢惠荫听他的建议,也觉得有理,议政大臣都在,华林园就谁再跋扈,也不能当着这些议政大臣,敢拿他们母子如何。
便又分别召了陈侯、薛洋等人进宫。
而此时陈侯正和庐阳王在下棋,两人便一同被召进来了。
庐阳王更是名正言顺的宗室,皇帝病危,他不可不来。
薛洋来得有些晚,进了殿,见大家都在,连陈侯和庐阳王这样的宗室都在,神色一紧,盯了眼曹印,见曹印形坐如钟,便问:“陛下如何了?”
刘琨苦声说:“陛下晌午过后就头痛不已,快酉时,便头疼难忍……”,说着竟然慌张的说不下去了。
陛下若是驾崩,他必定要随主而去。
薛洋听得心一沉,看了眼殿中的人,坐在曹印身侧。
曹印还在想,皇后如今盯着这些人,必定是要这些人保太子的。
他也是急躁了,谢鹏程若是还在,今夜怕是就能定下太子登基的日子,当年圣人神志不醒,陛下不就是这样登基的吗?
他想到这里,心里咯噔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