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撕碎短命剧本(251)
昆仑墟内不仅仅有人族,还有妖族,一开始面对妖族,人族喊打喊杀,但当大家都被困在昆仑墟,这种种族恩怨就不算什么了,而且唐朝的时候,人族和妖族还只小范围内摩擦,就跟唐朝和匈奴一样,各占国土,只在边缘互相试探一波,没有发动过大规模战争。
那个时候,人族占据的地盘还是很安全的,人族地盘生活的异兽,都很弱小,只配开脉开窍小辈进行磨砺,若筑基腾空要对自身磨砺,得去边境。
不像现代,不知道那人族九名不化骨怎么搞的,不是边境的地方,也大规模爆发兽潮,在山海境内城市生活的武者,全都要外出清理异兽,时时活在异兽威胁之下,而且时不时冒出非人境大能被异兽杀害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
游恬恬还在俗世的时候,便听过好几波,山海境内人族情势堪忧,异兽不可抵挡之语。
所以,在其他人族的解释下,剑客迅速放下种族恩怨,虽然对妖族还是不怎么理睬,但也不开口喊打杀了,他这个时候,还抱着更进一步的希望,心态很是乐观。
很多事,自己不经历一翻,是没法听从旁人好意的,那些人族长辈告诉他,修炼无用,他不信;越折腾元气流失得越多,他不信;赶紧躺平,过寻常人生活,他还是不信。
和他同一波进来的人早早放弃修炼,循序躺平,融入那些先辈里,过着隐居似的大爷大娘生活,他依旧在折腾,但越折腾越绝望,他感觉自己除了剑术更娴熟,毫无其他建树。
感悟剑道道意时,仿若隔了一层,往上修炼时,发现没有元气可以吸收,且自己体内远远一点点往外流失,他阅读道家典籍,阅读各类书籍,又孜孜不倦地练习剑术,在感觉大限之年时,他终于要做最后一搏。
他先将自己传承写了下来,又给后来者写了封信,介绍前因后果,最后,他要做最后一搏。
若是成功了,他出了昆仑墟,自然能延续性命,若没有出去,也算为道而死。
最后结果,游恬恬觉得,他应该没出昆仑墟。
历史上没有记载。
进了昆仑墟又出来的人,再怎么掩藏,也掩盖不了。
当然,也有可能刚出昆仑墟,还没被人瞧见,就被那些半神给抓走了。
游恬恬放下信,重新装好收起,往信上记载的那个村落走去。
其实,游恬恬怀疑昆仑墟有隐藏空间,因为这位前辈记载的强者,都是周以后,唐以前的,没有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物。
连夏商时期的都没有。
但夏商,以及三皇五帝时期的人妖神灵,总不可能全都死了吧,后稷都没死呢,人族能和妖族抗衡那么久,人族始祖哪那么容易死?
便算是死了,历史记载他们进了昆仑墟,而这位前辈将昆仑墟走遍,也没发现他们的痕迹。要么,还有个隐藏空间,要么还有更多的空间。
游恬恬进昆仑墟是为攀登更高境界的,俗世妖界和人界,以她的实力完全无解,除非力压一切,方可彻底解决。
而进入昆仑决后,她感觉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利剑消失,她许久不曾感应到那股岌岌压迫之感,神魂阵阵轻松。
她感觉在这里,她是完全安全的。
她很想彻彻底底睡一觉,但没寻到喻孟辰,她克制住这种渴望。
既然不在这边,或许在那边村落。
村落距离剑客居所不远,当年剑客不愿放弃折腾,便在村落外边自建茅草房,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不同流合污归不同流合污,但他也有交流需求,所以住得不远,若是烦心了便会去那边感受下人间烟火。
游恬恬走了不足十分钟,便到了。
村落很大,横平竖直,屋子一排一排的,围着中间一颗大树往外辐射。
游恬恬赶到外围的时候,感觉这儿很安静。
再看这些左右两排房屋,虽然院内干干净净,但明显和之前剑客的草屋一样,没有人气。
这不像是个村落,像是个废弃的村落,只是住在这儿的人比较特殊,房屋没有倒塌,依旧好好存在着。
继续往前走,一连走过十排,依旧是如此,游恬恬估摸了下,这个村落,约莫两千余人大。
从唐以前,只有两千余人进昆仑墟?
应该不是,游恬恬觉得,更有可能是,在那剑客进来之前,那些人或者妖起初没有认出库不论徐的本质,以为来到仙境,为这儿的药材和资源而高兴,之后发生不少冲突,死了很多人。
之后百年,几百年或者千年,待得久的才满满意识到昆仑墟不是仙境,是仙人冢,从而慢慢地不再争斗,转而修建村落,养老,伺机寻找外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