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冲喜文后我摆烂了(116)+番外
成功拿到朱阳新的大红肚兜,两人回到清竹园,剪开,从里面取出名单夹层。
苏慢慢看着陆砚安誊抄名单,撑着下颌询问,“现在我们怎么办?”
朱阳新作为朝中一名元老猛将,他的贪污案几乎涉及半个朝廷。在《帝师》之中是陆砚安亲自出手将他给料理了,并得罪了半个朝廷。
可现在是在《称帝》里,陆砚安里面的芯子不止换了,也没有男主光环了。
如果他贸然拿着这大红批兜去跟朱阳新硬抗,苏慢慢能确定,不是陆砚安死,就是陆砚安死。
不止是因为男人没有主角光环,最重要的是,从认识到现在,苏慢慢已经能感觉到陆砚安有多倒霉了。
这就是炮灰背景板的宿命啊。
“有一个人可以。”
“谁?”
“于清明。”
苏慢慢蹙眉想了想,然后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了。”
于清明此人,在《帝师》中是大周两袖清明的首辅宰相,在《称帝》中却因为想插手朱阳新贪污案,所以被陆锦泽弄死了。
好好的一个首辅苗子,就这样没了。
“他现在是什么官?”
“大理寺卿。”陆砚安道:“他如果都不行的话,这个大周就没有人能扳倒朱明新了。”
对比起周谦正直中带着的那股圆滑,于清明是真的两袖清风,刚正不阿。
于清明得到陆砚安匿名送来的这份名单之后,立刻遣散了家中奴仆,一个不留,然后买了一个棺材就放在自家院子里,再穿着官袍,直接进宫面圣。
圣人最近很烦恼,朝廷之中的摆烂大臣们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勇猛起来开始打击腐败,从之前的周谦到现在的于清明。
一个接一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他面前冲,一副“今日你不答应,我就撞死在你面前”的决绝。
望着眼前梗着脖子的于清明,这位年老的圣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年轻时的理想。
想当年,圣人也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少年郎。他少年继位,从先帝手中接过大周江山,也曾盼望着能向太傅传授他的那般,打造一个清明盛世。
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要当一个好皇帝哪里有那么容易。
皇帝站得太高,总会听不见很多正直的声音,也总会听到很多谄媚的声音。
他需要一一辨别他们的真假,然后进行分析和裁决。可皇帝也只是一个人,他虽是九五之尊,但只有一个脑子,并且满怀七情六欲。
圣人或许真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可他的设定却是一个平庸且普通的皇帝。
一个普通人,或许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可一个皇帝却很难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皇帝,直到皇帝发现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皇帝终于开始摆烂了。
既然做什么都不成功,那不如什么都不做吧。
皇帝一方面保持着自己属于皇帝的高傲,另外一方面也开始沉迷堕落于美色,并且逐渐的不管朝政。朝政大权由帝王集权开始缓慢向内阁移动,等皇帝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从前的他说一句话还能有点效果,现在的他说一句话要先送到内阁去问问吴首辅,只有吴首辅同意了,这句话才能广昭天下。
因此,当他看到面前这个与他一般深陷于泥潭之中,却拼尽全力努力往上爬的朝臣之时,确实会被他的赤诚忠心所打动。
可除了被打动,皇帝却更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怯弱和卑劣。
他的眼眸之中流露出羡慕之色。
羡慕于清明的孤胆和坚不可摧的意志。
可大周已烂,无力回天,一个于清明能改变什么?
他虽是皇帝,但又能如何呢?只能苟延残喘的活着,勉强维持平衡。
如此,大周气运或许还能再拖个几百年吧。
“朕可以让你去查,可仅仅只是让你去查罢了。”
圣人知道,自己说出这句话,需要顶着多大的压力,那是一个内阁的压力,是半个朝廷的压力。
可若是没有这些热血忠贞的朝臣,他连说这句话的勇气都没有。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圣人在吴首辅的温水煮青蛙和自己的故意放纵之下,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报复,他空望着这满殿的金碧辉煌,满屋顶的琉璃瓦,无数的朱门回廊,和那些用汉白玉堆砌起来的台阶。
这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年近半百的皇帝在这个牢笼里孤独地站立着。
直到周谦跪开了第一道门。
然后是于清明,他用棺材砸开了第二道门。
老皇帝站在那里,望着这些年轻而生机勃勃的青年们,仿佛看到了大周未来的锦绣山河。
可是他们要面临的坎坷和阻力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