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媚美人(114)+番外
很难形容,就是怎么都喜欢,越来越喜欢。
他当然不会告诉谢菱自己刚刚对那个年轻男人说的话。
“她是我爱人。”他脱口说出了最真实,也最直白的话,“在我心里,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
谢菱外出度蜜月的时候,国内接连好几个在文艺圈小有名气的人写了抨击当代年轻演员不够谦虚,仗势欺人的文章,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奇怪的是,他们都没有点名道姓,只是说在最近拍的一个电视剧里,有某些演员认定自己小有名气,明明是客串,却强行向导演和编辑要求加戏,导致整部剧的情节、节奏因此改变,结构失衡,主线改得稀烂。
只可惜了主创人员和其他演员,大家都很努力,奈何一锅好粥遇上了一颗老鼠屎。
正因为没有点名是谁,大家好奇心就更强烈了,纷纷猜测几人笔下的是谁,是不是同一个人。
可对来对去,好像没有一个是符合的。
愣要说,那好像只有谢菱最近在拍一部古代神话题材的电视剧,但那个客串时间很短,早就有小报爆出过她的近况,说只拍了不到十天就离组了,好像还请了假,连军文院的某个典礼都没有参加。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谢菱已经跟对象低调补了婚礼,人都不在国内了。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某些人的证实。
新婚夫妻飞往L国的时候,在机场自然被不少人目睹。
才拍十天的戏,能加得了什么?这不是开玩笑吗?肯定不可能是谢菱。
这件事闹了一阵,因为实在找不到匹配的对象,等到谢菱回国的时候,早就没了热度,自然就一点都没有听说。
半年之后,谢菱客串的那部剧终于定档了,还是央台的黄金档。
剧勉强算得上是热播,可口碑却仅仅是合格而已,大家对剧情不太满意,都觉得两位主演的演技太过平淡,拉低了评分。
但是剧中也不是没有亮点。
观众的普遍反映是,谢菱果然还是谢菱,虽然只是客串,演的也只是一个小配角,可那个角色特别有层次感。
“真是,又可爱,又俏皮,又让人心疼。”
“唉,怎么每集都只有那么短的镜头,我就是冲着流苏来看的这部剧!”
“如果不是流苏,我都想不看了!这剧组怎么做的,可以把流苏的戏份剪得那么分散,每集守着,也看不到几分钟。”
“太讨人喜欢了,也太招人心疼了,她为什么要喜欢男主角啊,男主角明明对她那么不好……唉,能不能给她一个好结局啊?”
“这剧的演员,差别也太差了吧,要我说也不是不能救,要都是谢菱这个水平的,肯定就好看了。”
男女主虽然不好公开说什么,但都忍不住跟着相熟的人私下抱怨说导演组和编剧组都有欠缺,偏心云云,特别用心去写某些人物的弧光,把高光都给了其他人。
导演就算了,毕竟吃公家饭,可这位编剧编制是在某个高校的,并不惧怕电影厂的领导,在某次座谈会上公开说了。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某些人自己演技不行,撑不起来角色,还整天想办法甩锅,不好好提升自己,只会盯着别人——污蔑有什么用吗?别人不用加戏,整部剧加起来才十几分钟的戏,能顶你们的脸从头露到尾!”
“有本事背地里使小手段,怎么没本事自己好好演?要不要脸的?还主角?你们配吗?我呸!”
这回应一流出,众人纷纷回想起当初的那些评论,再回头一对照,居然说的真是谢菱。
可一拉全剧,流苏的戏份真就只有十几分钟,细细一看,仅十几分钟的戏,单独剪出来,居然能看出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境遇、状况、情感等等。
甚至不想要靠不同的衣服、发型分辨,但以行态、表情、说话方式,都能辨别出流苏所处的阶段。
与之相对的是,男女主好像从头到尾就在一个筒子里演,一点变化都没有。
“演得那么好,当初为什么不给流苏加戏啊?”
“真加戏这部剧肯定更好看!”
“才几分钟,也好意思说别人加戏!”
“自己演不好,就嫉妒别人,怪不得演不好!”
人言可畏,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声量一大,原本的评论家们都躲了起来,连头都不敢再冒,而那两个演员更是就此渐渐再没有了什么声息。
倒是谢菱,莫名地反而还因此更得到了部分群众的肯定和怜惜。
(全文完)
作者有话说:
下一本想写古代的故事,但是好像大家不是很感兴趣,现在把几个文案贴在这里,希望喜欢的朋友收藏一下~
《八十年代娇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