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怒偏执太子后(41)
傅娇走近看了看,李洵抬来的香料里的确有两箱香料,她一眼看出这些香料都是顶尖的南香。
她皱了下眉,伸手在箱壁上摸了下,果然摸出了一张纸,上面只写了几个字
——敬呈娇娇。
几个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正是李洵的字迹。
傅娇看着那几个字,眼神有片刻的恍惚。
去年她喜欢上了合香,天南地北找好香料,隔了这么久李洵还记得这事儿。
她捏着纸,手心滚烫。
“姑娘,这两箱香料如何处置?”管事问道。
傅娇收回思绪,把那张纸捏成一团,扔到了火盆里,对账房说道:“可能是礼单上记落了,你们把账记好,抬到公中去吧。”
管事说了声好,突然有婆子进来通报。
“姑娘,瑞王府的年节礼送到了。”
玉菱捂嘴朝傅娇笑了笑。
傅娇道:“嗯,将人请进来吧。”
婆子应了一声便出去领人进来了。
“参见傅姑娘。”
朝元跪在地上向傅娇行礼。朝元是李述身边的内侍,自小伺候在他身边,圆头圆脸很讨人喜欢,傅娇见过他几次。
“难为你大过年的还往这里跑一趟。”傅娇轻轻举起茶杯,碎玉色的茶汤缓缓注入杯中,她含着淡淡笑意,将茶分了他一杯:“喝口热茶吧。”
朝元爽朗地笑了下,接过茶谢恩,喝过一口后,从胸前摸出礼单呈上:“除夕佳节,殿下不能亲自过府探望姑娘,特命小的呈敬薄礼,敬献贵府,祈祝公爷夫人和姑娘佳节康安。”
傅娇扫了一眼,李述送来的年节礼丝毫不逊于李洵,礼单竟写了满满当当的两页,她转身把礼单递给账房,又说了一番熨帖的客套话。
朝元笑眯眯地从小厮手里取了一个盒子递给傅娇,他道:“这是王爷为姑娘准备的新春贺礼。”
“我的贺礼?”
朝元笑道:“方才是给府上的,这是给姑娘的。”
这个人。
傅娇笑笑。
从朝元手里接过盒子的时候耳尖忍不住都红了。
拨开锁扣打开盖子,里面躺着的一件大红色的披风。
白狐毛,红披风,绣工精美,好看极了。
一个信封压在披风底下,她抽出来,纸上写道——春寒料峭,望自珍摄。
傅娇捧着柔软的白狐毛,笑了一下。
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年夜饭,刚入夜宫中赐的饭菜就到了。
往年皇上也会给傅家赐菜,不过都是等到宫中宴席散了才赐,今年这么早,倒是像和宫中一同上菜似的。
今年赐的菜是双数,又大多是无双百合、榴花海米之类的菜色,陈氏笑傅娇道:“皇后对你很满意。”
经过上次的事,傅娇心知肚明。
皇后对自己的确是好,不过她的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她要乖,对她言听计从。
她的宠爱是恩赐。
傅娇低头吃菜,轻声说:“哪有什么满意不满意,不过爱屋及乌,看瑞王爷的面子罢了。”
“婆媳不比亲生母女,彼此没有血缘关系,她疼你就好,管她为什么疼你呢?”陈氏是过来人,提起这些事头头是道:“她和瑞王是母子,心自然而然地会偏向他,不要太计较这些有的没的,否则都是自寻苦恼。”
傅娇点头说好,心里却不免犯嘀咕。
若说是因为血浓于水,那皇后娘娘应当偏向太子才是,可从小到大,她对太子殿下之心不比在李述身上的十之二三。
譬如这回,她瞒着李洵为她和李述赐婚,便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从万象宫回来,她以为此事定要好些天才能尘埃落定,就算李述要请皇后赐婚,她多少也得犹豫纠结一番。
说不定要耽搁个十来天。
没想到第二天宫里的圣旨就下来了。
速度之快委实令她咋舌。
难道皇后娘娘就没有纠结过要如何跟李洵交代?
可见,血缘并非决定亲疏关系的唯一标准。
傅正和不想听女子间的家长里短,捋着胡须问她道:“上元街花灯会你出去吗?”
傅娇摇头说:“我观了天相,那几天天气不好,就不出去了。”
陈氏觉得她现在性子大变,虽说斯斯文文的有了大家闺秀的样子,可她太闷了,不似以前那样活泼天真:“约上瑞王一同出去赏赏灯吧。左右年后便要成婚了,提前熟悉熟悉也好。”
傅娇听了她的话,稍稍犹豫了下:“他身体不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出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不定就好了呢。”陈氏说:“上次公主成婚我看到他,气色倒比从前好上许多了。”
傅娇点头:“那我给他写封信问一声吧。”
吃过年夜饭,她陪阿爷祖母守岁到子时便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