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秧子冲喜后,全家暴富了(240)
易铖虽然官运不好,但脑子却还是清醒的,知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知道盛知衡有人相助,科考无碍就成,探知太多不是好事。
于是他丝毫没有提起任何相关的话题,只是关心了一番盛知衡和易氏的近况。
这一叙,舅甥二人就聊到了天黑。
知晓盛知衡在待客,章文彦和萧晋荣告辞时只是跟姜云瑶打了声招呼,也没来打扰。
看天色不早,再不回去就赶不上宵禁时间了,易铖才起身告辞。
他临出门前,被盛知衡叫住了。
“在殿试结束前,舅舅最好别再过来了。”
易铖身形一僵,随即面色难看了起来。
盛知衡这意思,难道是……
方才他们舅甥坐在一起,不是还相谈甚欢呢么?
怎么的转眼,盛知衡就转换了态度?
易铖没有责怪盛知衡翻脸不认人的意思,反而开始回忆,刚刚自己有没有说错话,惹得盛知衡不快了。
易铖虽然没说话,但他的情绪却丝毫不加遮掩,全都表现在脸上了,一看便知。
“不是不认您的意思,是为了您好。”
盛知衡失笑,态度认真的解释。
“眼下我还没站上朝堂,没有自保的能力。若是来往过密,被人借此参舅舅一本,着实太冤。等殿试过后,有陛下正名,届时再来往便无碍了。”
盛知衡这话说的自信,且充满了暗示。
易铖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几分。
眼下盛知衡的身份,还不过只是个来京赶考的读书人,若是深究,还背着罪臣亲属之名。
虽说易铖猜测盛知衡的背后可能有贵人相助,才能让他如此畅通无阻的参加科举至今。
但易家若是和他来往过密,难免会引起有心人注意,若是有心想搞事,会给双方都带来不小的麻烦。
且听盛知衡这意思,他对自己踏入朝堂很有自信。
若是殿试后他当真能入朝为官,那便是皇帝亲封的臣子,为他正了身份。
连皇帝都给予他官位了,自然不会再有不长眼的人重掀旧事,拿盛家的罪臣亲属身份说事。
届时易家再和盛家来往,也不会被言官盯上了。
易铖想通了这一点,知晓盛知衡也是为他着想,自然无不应。
送走了易铖,之后一段时日,易家果真听进去了盛知衡的话,再无人登门。
不过暗中,易铖却派人给盛知衡送上了几张银票花用。
虽说不是特别大额,但也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盛知衡让姜云瑶只管收下,随意拿去花用。
有易铖走这么一趟,姜云瑶也醒悟了,暂缓了买庄子买地的计划。
别说易家这时候不方便跟盛家来往过密,连她也不好大肆购房购地的惹人眼。
皇帝跟太后双方角力不停,盛家还因着盛誉青当初撺掇并参与皇子谋朝篡位,残害手足还气死了先帝一事,被太后记恨。
她要是行事太过张扬惹眼,引起太后一方势力的注意,到时候连累盛知衡无法顺利考会试就麻烦了。
趁着太后正忙着给皇帝搞选秀扩充后宫一事,还是先低调做人,别被她发现为妙。
只是把盛知衡终于送进会试考场后,姜云瑶也听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邻国开始大举派兵攻城了,边关告急。
前朝忙着开恩科搞科举,吸纳人才入朝为官,给皇帝集结更多有用之臣,助他坐稳皇位,更好的把控朝堂。
后宫太后她们则忙着选秀女入宫,给皇帝扩充后宫,试图进一步掌控后宫,以此拿捏皇帝和皇后。
双方角力之下,竟一时忽略了边关战事损伤越来越大一事。
等姜云瑶在京城坊间听闻战事消息时,边关已经打得不可开交,敌军都在攻城了!
临山村距离边关虽然还有段距离,但若是边关城破,敌军挥师进犯,不出几日就能攻至!
第181章 没了他们,谁人抗敌?
姜云瑶有些急了。
盛宥柏和易氏他们可都还在临山村呢!
不说他们,就说待在临山村这么久,跟村民们都有感情了。
姜云瑶不想看到任何一个人受到战事迫害,因此伤亡!
可她现在能做什么呢?
姜云瑶对战事的具体情况不甚清楚,也不知道自己能帮上什么忙。
而盛知衡又进考场了,她也没有门路问询,急得团团转。
好在她在找人询问无门的情况下,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茂文。
虽然茂文整个人身上都有很多谜团,但显然他对盛京的某些局势还是了解的。
毕竟他连易铖都认得,至少也说明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找不到旁人问询相关消息,说不定他能知道些许。
姜云瑶想到这,就忙把茂文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