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秧子冲喜后,全家暴富了(482)
知道她脑子好使,赚钱的主意也多。
香皂的好用之处连他都看出来了,姜云瑶不可能看不到生意前景。
开办个香皂工坊什么的,早晚的事。
不过皇帝特地询问此事,不是单纯的关心,而是准备把香皂纳入皇宫的采购。
姜云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然她何苦这么巴巴的专门给皇帝准备了一份,还找盛知衡帮忙给送过去。
日后香皂工坊顺利开办起来,被纳入皇宫采购的对象,根本不需要宣传,她这香皂工坊也能瞬间扬名!
连宫里的皇帝娘娘都在用的香皂,根本不需要她再费尽心机的想法子去宣传了。
只要把皇帝的虎皮扯出去,绝对能保证香皂一经推出市场,就绝对供不应求!
姜云瑶的小心思一点都不带遮掩的,如此明目张胆。
皇帝也算是个聪明人,当真看不出来她心里打着的小算盘么?
不过是不计较罢了。
毕竟姜云瑶给他提供的那个赚钱的点子,已经在逐渐见到成效了。
除了最开始推出快递模式的时候,初次接触这个行业的百姓们不了解,导致前期生意不好做,业务量一度停滞不前。
但渐渐的,打从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后续也有不少人认识到了快递的便携性和便宜。
短短时间内,开设快递站点的州府已经连续增加了好几个。
伴随着快递能送到的地方越来越远,生意也跟着越来越好。
虽然暂时还没能财源滚滚来,让皇帝的私库立刻丰盈起来,实现暴富。
但这个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还是让他很高兴。
有了快递行业的深入发展,也让皇帝对各州府的信息把控更加顺畅便捷和深入了。
这才是用钱都买不来的好处。
皇帝从上面得了利,自然记得姜云瑶的好,也愿意给她行个无伤大雅的小方便。
就算是那香皂没那么好用,他肯定都要给点面子。
更何况他试用过后,也觉得那香皂着实是个好东西。
顺手帮个忙的事,就更没有心理压力了。
“小姐还在发愁着香皂加工坊的建立地点问题吗?”
墨竹见姜云瑶把下巴搁在桌子上,眼睛紧盯着规划书,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便主动上前温声劝导。
“年关刚过,也不急于一时。您别因此着急上火,伤了身就得不偿失了。”
墨竹说完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试探着询问。
“您有没有想过……把香皂加工坊建立在边城?”
第362章 仿佛绞紧了的琴弦,下一秒就会绷断
墨竹的话让姜云瑶一愣,旋即微微蹙眉。
把香皂加工坊开在边城这个预设,她自然也是想过的。
别的不说,就凭着镇边大将军府在边城是地头蛇一样的存在,都能保证她不管在边城干什么,都能顺风顺水,绝对不会出任何意外。
尤其是边关地处偏远,地广人稀,地皮便宜不说,雇佣工人所需要投入的工钱也很低。
虽然相对来说可能来往边城的交通不是特别方便,但现下从盛京直通边城的官道已经在整修了。
等到官道修成,交通不便的问题也算迎刃而解。
再者,边城的快递站点也建立起来了。
以后想要发货运货什么的也方便,尤其她还算是快递的合伙人之一,更是一切好商量。
如此算下来的话,把香皂加工坊开在边城,简直不要太合适。
但让姜云瑶为难的是,她人在盛京,如果真把香皂加工坊放在边城,好像有些不利于她管控。
火锅底料的加工坊,被她算作了将军府的产业,交给府中打理还好说。
这香皂加工坊可是她自己的产业,总让亲爹和叔叔们看顾,她自己也不好意思。
就在姜云瑶犯难的时候,墨竹提醒道。
“您毕竟是在边城长大的,夫人也多年留守边城将军府,管理府中事宜。包括大少爷等人,也是常年驻守边关的。”
墨竹后面的话没说完,姜云瑶却明白了她的未尽之意。
如果不是因为她的缘故,姜大夫人和姜云平等人是不可能特地从边城回到盛京来,还一住就是这么久,置边城的将军府及事务于不顾的。
姜云平他们虽然在军中职位较低权利较小,也毕竟是有正经官职在身的人。
能从边城回归盛京,还在盛京待了这么久,一方面是因为边关现下没有战事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皇帝给面子。
现下年都过完了,姜振宁等人不久之后就要启程回归边关了。
姜云平等人肯定也要跟上。
他们不是朝官,不方便长期在盛京逗留。
哪怕皇帝不介意,旁的言官也会跳脚不休,再上几道弹劾将军府上下的折子,让人烦不胜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