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土(292)
无论如何,一个月内得把这一笔搞成功。
从公司火急火燎到学校已经错过了两节课,我心里挂念着东西,所以上课不在状态,不光梁江波提醒了我两次,连杨辰都发现了,问我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
我自己也不晓得我遇上的是不是麻烦,但我知道他们是帮不上我忙的,下午实验课我做得心不在焉,失误了好几次,还是同组其他同学看不过眼替我操作才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数据,我平常上课都很认真,今天表现实在差,老师问我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提前回家。
我知道自己不该提前离开,但我心思真的不在这里,车钥匙塞给梁江波,我自己脱了实验服拎包离开。
一回公寓我就躲进了自己的房间,蝶蜥跟小虫子们没有异常,进食和排泄间隔都跟之前记录的数据一样,测量身长也没有问题。
梁江波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他敲门,想开门进来,发现门被我锁了,醒来的我慌慌张张打开笼子让两只蝶蜥飞回笼子,收拾好以后藏到床底下,我才去打开门。
“你怎么不开灯?”梁江波站在门口,看到我身后漆黑一片。
“我刚在睡觉。”
“你……怎么了?”他表情很古怪,平常我会开门让他进去的,但今天我把自己夹在门口,完全没让他进来的意思。
“没什么。”我挠挠头发。
“你晚饭还没吃吧?想吃点什么?”他问我。
“嗯……”我低头想想:“什么都行,你知道我不挑食。”
“好吧,”梁江波说:“那我去餐馆里买了带回来。”
“好。”
“王凯,你真的没事?”梁江波本来都要转身了,但还是忍不住问说:“我们很担心你。”
“我知道,我很好,只是这段时间有事要处理,你不用管我。”
“……”梁江波期期艾艾看我。
“我真的没事,你放心吧,抱抱?”我张开胳膊。
“咳!”梁江波无语地过来搂着我拍拍背,转身出门买吃的。
第二天我很早就醒来了,观察蝶蜥的生长状况,它们的进食很正常,排泄物也没有异常,测量身体跟翅膀长度没有发现明显差异。
盒子中的虫子们则略有不同,它们的进食正常,排泄物也正常,但体型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变化幅度最大的一只体型缩减了接近两毫米,其他个体也有减少的情况。
我发现我忘记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它们体重的变化,我早晨上完课以后匆匆忙忙买了一个精密的电子秤回家,将蝶蜥和虫子的体重都称量过,再次记录数据,又赶回学校上课。
下课以后梁江波跟杨辰都坐到我身边,看我课间拿着面包和牛奶往嘴里塞,梁江波开口问我:“你中午回了趟家?”
“嗯。”我点头。
“怎么连饭都没吃啊,你这两天真的很让人担心。”杨辰也嘟囔。
但我不想跟他们多做解释,就告诉他们我现在想一个人待着。
哥俩看到我不配合的表情都非常无奈,揉脑袋的揉脑袋,耸肩膀的耸肩膀,无奈退开。
我不是不在乎他们,只是我现在很紧张也很慌乱,我没心情去应付他们的关心,在得到结果之前我连饭都吃不下,我得逼迫着自己才能吃下东西。
我也不是小孩子了,我能照顾自己。
晚上赶回家之前我买了显微镜,一到家以后就又把自己埋进卧室里。
蝶蜥基本没变化,但是那些虫子的体重有明显减轻,它们食量很大,运动量也很多,但是身体不但没有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或者衰老,反而呈现出更加年幼的状态。
虫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跟我众多猜想中的一种不谋而合,那就是对面世界带过来的物种无法衰老,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年轻化”或者说“幼龄化”。
我没有试图用显微镜观察它们身体上的菌群状态,因为它们因为我之前的操作,身上不可避免地已经接触到了这个世界的微生物,我要做的是在前往对面世界之前准备一些这边世界的微生物标本,作为参考,带去对面世界进行观察。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出乎我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与日益缩小的虫子们恰恰相反,两只蝶蜥无论是体长还是翅幅都有了增长,虽然只有不到两毫米的差距,但却是实打实的增加,这让我非常矛盾,几乎要把自己的假设给推翻掉。
无论如何,七天之后一盒虫子还是缩小到了刚孵化的幼虫形态,它们现在只比小米粒略微大一点,连移动都费劲。
跟几乎要退化回卵形态的小虫子们相反,两只蝶蜥的体型又有不同程度增长,公蝶蜥比最初身长增加了四毫米,母蝶蜥比最初身长增加了三毫米。